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题目详情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采用的就是这种叙述历史事件的方式。
C.本文紧扣题目,详写了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略写了作战中的战术和战争的过程。
D.文章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政治条件,也说明抓住有利战机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衣食所安 | ___ |
②弗敢加也 | ___ |
③望其旗靡 | ___ |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采用的就是这种叙述历史事件的方式。
C.本文紧扣题目,详写了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略写了作战中的战术和战争的过程。
D.文章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政治条件,也说明抓住有利战机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
①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安:养,养生,养生的东西;
②我不敢虚报.加:虚报;
③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靡:倒下.
(2)本题考对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狱:案件,虽:即使,以:按照.句意为: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②句中重点词有:鼓:击鼓进军;再:第二次.句意为: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2分)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分析正确;
B:分析正确;
C:“作战中的战术”不是略写,是详写.分析不正确;
D:分析正确.
故选: C.
答案:
(1)养,养生,养生的东西;虚报 );倒下.
(2)①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②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2分)
(3)C.
①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安:养,养生,养生的东西;
②我不敢虚报.加:虚报;
③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靡:倒下.
(2)本题考对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狱:案件,虽:即使,以:按照.句意为: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②句中重点词有:鼓:击鼓进军;再:第二次.句意为: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2分)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分析正确;
B:分析正确;
C:“作战中的战术”不是略写,是详写.分析不正确;
D:分析正确.
故选: C.
答案:
(1)养,养生,养生的东西;虚报 );倒下.
(2)①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②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2分)
(3)C.
看了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市政府2014年工作要点之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统筹城乡公交规划,积极稳妥发展巿、县、乡(镇)、 2020-05-16 …
关于《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把答案填在括号内)(1)关公降曹操—()(2)张飞古城骂关羽——()( 2020-06-09 …
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遇到马超的袭击,《三国志》记载:“公(曹操)将过河,前队适渡,(马)超等奄至 2020-06-09 …
晋文公伐曹翻译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 2020-06-21 …
曹刿论战课文在记叙上详写了()略写().鲁庄公与曹刿两个人形象构成了()关系但鲁庄公也有优点,优点 2020-06-23 …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 2020-11-12 …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 2020-11-12 …
曹沫劫持齐桓公是怎么回事呀?为什么齐桓公在曹沫扔下匕首后,没有杀他,也没有拒绝曹沫的条件呢? 2020-12-18 …
求曹刿论战的背景音乐我们班要演曹刿论战的课本剧,分三幕(1.曹刿和同乡人2.曹刿在朝上和鲁庄公论战3 2020-12-21 …
《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曹刿论战》1.作者在文中写其乡人对曹刿进见持反对态度的用意是什么?2.“公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