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它们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它们思想内容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
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对个体生命短促的忧虑,并都能从由此而产生的伤感中超脱出来归于平静。本文先是被“四美具,二难并”的场景所感染而“逸兴遄飞”,又由宴会美景的易散而生发感慨“识盈虚之有数”,“觉宇宙之无穷”,感到人生无常,个体渺小,联系自身的怀才不遇而产生失落感,所以“兴尽悲来”。但在失落后又转向自励奋发的感情,决定以“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作为生存哲学,要“穷且益坚”。《兰》的感情也是一波三折。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滕》《兰》二文作者虽然都悲叹,但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他的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著,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不同之处在于:王羲之的文章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对人生的坚持蕴藏在字里行间,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可见作者在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这正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因而更加深刻。其时代背景是魏晋时期天下名士被统治者所害,少有全者。所以,作者思考生死问题,正说明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而作者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并不直接说出来,是因为时代的残酷,文人多谈玄以避祸,受大背景的影响,作者也将强烈的感情用凝练而委婉的形式传达出来。到了王勃的时代,文士已经不再思考生命意识的对错,而是思考生命的价值问题,如何让个体的生命发挥出最大光彩是他们关心的,这是文人生命观的进步。文章在被压抑的苦闷中观照前代名士,发现个体价值不能实现而辜负生命的大有人在,这就更加重了对生命短 促的恐慌与伤感。他是由悲人而及已的。同样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环境的不屈让王勃发出“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宣言,这种强烈的感情直接表达出来的是唐代文人的风格,表现了思想自由开放的时代特点。 |
现在假设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楼兰,并当上了古楼兰的国王,你有什么想法和措施? 2020-03-31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伟大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以蜘蛛为榜样,从而回到他自己的王国。这个可 2020-05-13 …
为什么詹姆士一世在成为英格兰的国王后和英格兰的国会发生冲突? 2020-05-22 …
仿写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语文”为话题,运用“是句子”,再写五个句子.例:文化是汉字,是唐诗宋词,滋 2020-06-12 …
徐志摩评纳兰性德徐志摩有一段评纳兰的话“成容若君渡过了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 2020-06-17 …
古代,人们将那些身怀绝技云游四方的人叫“兰子”。宋国有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兰子,凭着他所怀有的绝技求见 2020-06-18 …
梅花草堂集中的兰有什么品性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怎样的品性?找出《梅花草 2020-06-19 …
纳兰词.容易浓香近画屏“容易浓香”与“半窗横”何意?附全词浣溪纱.容易浓香近画屏容易浓香近画屏,繁 2020-06-21 …
英语翻译玫瑰战争(WarsoftheRoses)(1455年–1487年),或称蔷薇战争,通常指英 2020-07-02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12年岁末突然造访英格兰银行的秘密金库。视察中,女王当场“温和”的质问了银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