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冷香菊[宋]陈荣卿晚秋风紧晓霜严,香阵飘飘透竹帘。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1)本诗一、二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2)“托物言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冷香菊
[宋]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严,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
(1)本诗一、二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2)“托物言志”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风紧”和“霜严”两个词写出了菊花开放的环境,“香”和“透”两个词写出菊花“清香四溢”.一、二两句描绘出晚秋的冷风呼呼作响,早晨的冰霜带着刺人的寒意,坚韧的菊花却在此毅然绽放,它势必要将阵阵的幽香飘入我的房中,更要飘满整个寒冷的晚秋.描绘的是菊花在寒风凌厉、晓霜浓重的深秋时节灿然开放,清香四溢的情景.
(2)本题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夸张、比兴、虚实结合、情景相融、映衬等.本诗后两句“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菊花甘于冷落,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甘寂寞、不趋炎附势的思想情操.诗歌后两句“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菊花甘于冷落,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甘寂寞,不趋炎附势的思想情操.
答案:
(1)描绘的是菊花在寒风凌厉、晓霜浓重的深秋时节灿然开放,清香四溢的情景.
(2)诗歌后两句“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菊花甘于冷落,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甘寂寞,不趋炎附势的思想情操.
译文:
夜晚萧瑟的秋风不断,早晨的白霜袭来一阵寒意,坚韧的菊花却在此毅然绽放,阵阵芳香飘来透过竹帘,飘入我的房中,跟要飘满这寒冷的晚秋.菊花丛生于荒芜的小径、幽静的森林,甘愿独自绽放在冷落的秋季,哪肯同尘世凡人学着“趋炎附势”?
看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知道弦长和半径求圆弧的周长?已知一段圆弧的弦长为389.91,半径为1023.28,求这段圆弧的长  2020-04-07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A.基本方针是发展生产力B.基本  2020-05-16 …

“诚实守信”是农业银行声誉的(),勤勉尽职是员工发展和进步的___。A.基石基本途径B.根本要求基本  2020-05-27 …

为什么在用牛顿环测定透镜表面曲率半径的时候不用亮纹的直径求得R,为什么要采用测暗纹直径的办法求R  2020-07-29 …

幂级数收敛半径求解x只有奇数次幂,不能用求半径公式(比值法),应该如何求呢.课本直接给出了半径正无  2020-07-31 …

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  2020-11-27 …

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cm处,若物像分居在透镜的两侧,且距透镜24cm,求透镜的焦距.若物高2cm,求  2020-12-23 …

人类认识事物时,在思维方式上的基本要求是()A.先分析后综合B.先综合后分析C.分析与综合相结合D.  2021-01-15 …

下列关于三种射线的本领和主要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穿透本领很弱B.β射线是  2021-01-15 …

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