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测定总氮实验中有以水为参比,在以水为参比后还有零浓度(空白),这两个难道不一样吗?或者分光光度计的详细操作是怎么样的?比如:开电源预热、调波长、调零和满度以及以水为参比、零浓
题目详情
测定总氮实验中有以水为参比,
在以水为参比后还有零浓度(空白),这两个难道不一样吗?或者分光光度计的详细操作是怎么样的?比如:开电源预热、调波长、调零和满度以及以水为参比、零浓度空白测定是个怎么顺序?
分光光度计的详细操作步骤?波长、参比、空白、水样和调零(满度)怎么操作?
在以水为参比后还有零浓度(空白),这两个难道不一样吗?或者分光光度计的详细操作是怎么样的?比如:开电源预热、调波长、调零和满度以及以水为参比、零浓度空白测定是个怎么顺序?
分光光度计的详细操作步骤?波长、参比、空白、水样和调零(满度)怎么操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要成分是蛋白质.检验方法是剀氏定氮法.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pro的测定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pro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链和折射率测定pro含量,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残基、酸、碱性基团和芳香基团测定pro含量.但是食品种类很多,食品中pro含量又不同,特别是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的干扰成分很多,因此pro的测定通常利用经典的剀氏定氮法是由样品消化成铵盐蒸馏,用标准酸液吸收,用标准酸或碱液滴定,由样品中含氮量计算出pro的含量.由于食品中pro含量不同又分为凯氏定氮常量法、半微量法和微量法,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一 凯氏定氮法
这种方法是1883年Kjeldahl发明,当时凯氏只使用H2SO4来分解试样,来定量谷物中的pro,他只知用H2SO4分解试样,而不能阐明H2SO4分解有机氮化合物生成氨的反应历程,所以只使用H2SO4分解试样,需要较长时间,后来由Gunning加入改进,他改进的办法是在消化时加入K2SO4使沸点上升,这样加快分解速度,因为温度由原来硫酸沸点的380上升到400℃,提高了不到67℃所以速度也就加快了,凯氏定氮法至今仍在使用.
我们在检验食品中pro时,往往只限于测定总氮量,然后乘以pro核算等数,得到蛋白质含量,实际上包括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叶啉和含氮色素等非蛋白质氮化合物,故称为粗pro.
1 凯氏常量定氮法:
不论常量、半微量以及微量定氮法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首先第一个步骤是消化:
(1)消化:样品与硫酸一起加热消化,硫酸使有机物脱水.并破坏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C、H氧化为CO2和H2O蒸汽逸出,而pro则分解氮,则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2)在消化过程中添加硫酸钾可以提高温度加快有机物分解,它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钾,可提高反应温度,一般纯硫酸加热沸点330℃,而添加硫酸钾后,温度可达400℃,加速了整个反应过程.此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钠,氢化钾盐类来提高沸点.其理由随着消化过程硫酸的不断地被分解,水分的逸出而使硫酸钾的浓度增大,沸点增加.加速了有机的分解.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温度太高,生成的硫酸氢铵也会分解,放出氨而造成损失.
为了加速反应过程,还加入硫酸铜,氧化汞或硒粉作为催化剂以及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次氯酸钾作为氧化剂.但为了防止污染通常使用硫酸铜.
所以有机物全部消化后,出现硫酸铜的兰绿色,它具有催化功能,还可以作为碱性反应指示剂.
(1)蒸馏:样液中的硫酸铵在碱性条件下释放出氨,在这操作中,一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要过量,二是要防止样液中氨气逸出.
(2)吸收与滴定:
蒸馏过程中放出的氨可用一定量的标准硫酸或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氨的吸收,然后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反滴定过剩的硫酸或盐酸溶液,从而计算出总氮量.
半微量或微量定氮通常用硼酸溶液吸收后,再用标准盐酸直接滴定,硼酸呈微弱酸性,用酸滴定不影响指示剂变色反应,它有吸收氨的作用.
1.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样品中0.50-2.00g→于500ml凯氏瓶中→加10g无水K2SO4→加0.5gCuSO4→加20ml H2SO4→在通风橱中先以小火加热,待泡沫消失后,加大火力,消化至透明无黑粒后,将瓶子摇动一下使瓶壁炭粒溶于硫酸中→继续消化30分钟→至到样液呈绿色状态,停止消化,冷却→加200ml水→连接蒸馏装置→用硼酸作吸收液→在K氏瓶中加波动珠数粒和80ml50% NaOH→立即接好定氮球→加热→至到K氏瓶内残液减少到三分之一时,取出用水冲洗.2.打开的是吉祥,看到的是鸿运,愿所有祝福涌向您,祈望您心情舒畅万事顺意,愿这美好心愿化为最真挚的问候传给您!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pro的测定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pro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链和折射率测定pro含量,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特定氨基酸残基、酸、碱性基团和芳香基团测定pro含量.但是食品种类很多,食品中pro含量又不同,特别是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的干扰成分很多,因此pro的测定通常利用经典的剀氏定氮法是由样品消化成铵盐蒸馏,用标准酸液吸收,用标准酸或碱液滴定,由样品中含氮量计算出pro的含量.由于食品中pro含量不同又分为凯氏定氮常量法、半微量法和微量法,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一 凯氏定氮法
这种方法是1883年Kjeldahl发明,当时凯氏只使用H2SO4来分解试样,来定量谷物中的pro,他只知用H2SO4分解试样,而不能阐明H2SO4分解有机氮化合物生成氨的反应历程,所以只使用H2SO4分解试样,需要较长时间,后来由Gunning加入改进,他改进的办法是在消化时加入K2SO4使沸点上升,这样加快分解速度,因为温度由原来硫酸沸点的380上升到400℃,提高了不到67℃所以速度也就加快了,凯氏定氮法至今仍在使用.
我们在检验食品中pro时,往往只限于测定总氮量,然后乘以pro核算等数,得到蛋白质含量,实际上包括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叶啉和含氮色素等非蛋白质氮化合物,故称为粗pro.
1 凯氏常量定氮法:
不论常量、半微量以及微量定氮法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首先第一个步骤是消化:
(1)消化:样品与硫酸一起加热消化,硫酸使有机物脱水.并破坏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C、H氧化为CO2和H2O蒸汽逸出,而pro则分解氮,则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2)在消化过程中添加硫酸钾可以提高温度加快有机物分解,它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钾,可提高反应温度,一般纯硫酸加热沸点330℃,而添加硫酸钾后,温度可达400℃,加速了整个反应过程.此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钠,氢化钾盐类来提高沸点.其理由随着消化过程硫酸的不断地被分解,水分的逸出而使硫酸钾的浓度增大,沸点增加.加速了有机的分解.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温度太高,生成的硫酸氢铵也会分解,放出氨而造成损失.
为了加速反应过程,还加入硫酸铜,氧化汞或硒粉作为催化剂以及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次氯酸钾作为氧化剂.但为了防止污染通常使用硫酸铜.
所以有机物全部消化后,出现硫酸铜的兰绿色,它具有催化功能,还可以作为碱性反应指示剂.
(1)蒸馏:样液中的硫酸铵在碱性条件下释放出氨,在这操作中,一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要过量,二是要防止样液中氨气逸出.
(2)吸收与滴定:
蒸馏过程中放出的氨可用一定量的标准硫酸或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氨的吸收,然后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反滴定过剩的硫酸或盐酸溶液,从而计算出总氮量.
半微量或微量定氮通常用硼酸溶液吸收后,再用标准盐酸直接滴定,硼酸呈微弱酸性,用酸滴定不影响指示剂变色反应,它有吸收氨的作用.
1.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样品中0.50-2.00g→于500ml凯氏瓶中→加10g无水K2SO4→加0.5gCuSO4→加20ml H2SO4→在通风橱中先以小火加热,待泡沫消失后,加大火力,消化至透明无黑粒后,将瓶子摇动一下使瓶壁炭粒溶于硫酸中→继续消化30分钟→至到样液呈绿色状态,停止消化,冷却→加200ml水→连接蒸馏装置→用硼酸作吸收液→在K氏瓶中加波动珠数粒和80ml50% NaOH→立即接好定氮球→加热→至到K氏瓶内残液减少到三分之一时,取出用水冲洗.2.打开的是吉祥,看到的是鸿运,愿所有祝福涌向您,祈望您心情舒畅万事顺意,愿这美好心愿化为最真挚的问候传给您!
看了 测定总氮实验中有以水为参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闪电是因为云在空中运行携带了电荷,积累后放电.那么为何只有乌云才放电?怎么没见过白云放电? 2020-03-31 …
1)把阴值R1和R2的两个定值电阻串联进电路,R1和R2两端电压与R1和R2两端电压与R1两端电压 2020-05-13 …
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是完全电离么?为什么? 2020-05-13 …
在水中不用电磁波为什么是因为:海水导电,电磁波传播的距离有限电磁波和电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海水导电在 2020-05-16 …
串联电压会不会过用电器时消耗了,为什么串联要分压呢?求大神帮助为什么串联电源电压会等于用电器之和, 2020-06-02 …
急,物理电容器两端电压的问题为什么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和它并联的元件两端的电压呢?如果电容器与R1串 2020-07-05 …
金属导体的导电机理和半导体有什么区别,金属导体是带负电的么,为什么金属导体内部的电子流动不产生空穴 2020-11-21 …
为什么相同的几个图形拼成不同的图形,面积会不一样在高中必修2中的一道题,我不明白为什么分开的4个图形 2020-11-21 …
电子的电荷量什么时候取正值,什么时候取负值?书上说电荷量有正值有负值,但给的例题里电子取的是正值,电 2020-12-31 …
以相对原子质量为23的钠原子为例说明: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2以上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