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对下面诗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

题目详情

对下面诗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A. 首句一个“赴”字,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

B. 颔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写王昭君的悲剧.

C. 尾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

D. 全诗对昭君寄予同情,也暗含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B、“拟人”手法错误,应该是“反衬”的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答案:B.

译文:
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这是美丽的昭君生长的村庄.她离开汉宫踏入渺远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凉的黄昏.糊涂的君王依据画像辨美丑,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那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

赏析:
第三首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此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此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是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说明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起句突兀奇绝,不同凡响:三峡之水从千山万壑间流过,山势峥嵘起伏,有如万马奔腾,直赴荆门.江之北岸传说依旧坐落着昭君村.上半联如高鸟俯瞰,境界宏远;下半联则似电影中的“定格”,具体点明古迹所在,很自然地将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峡”的阔大背景中.一个“赴”字,画龙点睛,使山水充满了生机;一个“尚”字,写出江村古落依然如故的状态.大小映衬,动静相间,不仅使画面显得生动,同时使诗的意境更深一层.因为“尚有村”传达了一种“斯人已去”的寂寞感;自然界无穷的生命力,更加重了“物在人亡”的惆怅情绪,巧妙地为全诗确定了悲壮的基调.陡起直转,必然过渡到下面对昭君命运的咏叹.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颔联概括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一去紫台”便说此事.“紫台”即紫宫,天子居处;“朔漠”指匈奴所在之地.“青冢”即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境内.据《归州图经》记载:“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这两句以极简的文字,写出了无穷的感慨,写出了昭君生前死后的哀怨.
清人袁枚论诗曰:“诗如鼓琴,声�
看了 对下面诗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