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 ,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交。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 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于是上笑,下赵同。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朝罢趋出,意得甚        趋出:慢慢出来

B.上益庄,丞相益畏        益畏:更加敬畏

C.及坐,郎署长布席        布席:布织的席

D.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引却:引退撤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皆以美于徐公

B.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     既来之,则安之

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礼之恭         称代丞相绛侯    

B.袁盎患之         称代宦者赵同

C.且陛下幸之       称代慎夫人

D.适所以祸之       称代慎夫人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袁盎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②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③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④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⑤袁盎引却慎夫人坐                ⑥妾主岂可同坐哉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曾经是吕禄的舍人,孝文帝即位后,袁盎的哥哥袁哙当权,就任命弟弟袁盎做了中郎官。

B.袁盎认为丞相不是社稷臣,与文帝的看法相悖,理由是吕后时“诸吕用事”,而掌有兵权的绛侯“弗能正”,只能算是功臣。

C.袁盎因宦官赵同常说他坏话而忧虑,后来在侄子袁种的鼓动下,当面羞辱了赵同,使其不能与文帝同车而载。

D.袁盎一向敢于直言,以致因席间坐位而惹怒了慎夫人和文帝,后经他援引“人彘”例子的解释,“上乃说”,慎夫人还赏赐了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降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

译:                                                          

②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A


【小题】A


【小题】①等到绛候被免了丞相的职务回到侯国,国人上书告发他。重点词:免相、之国。②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受过刀锯之刑的人一同乘载呢?重点词:独、载。


解析:


【小题】A急急忙忙出来。 B渐渐敬畏。C安排敷设坐位。


【小题】C。A认为。B同。D已经。C方;竟。


【小题】称代“常害袁盎”这件事。


【小题】句③的“明”字可知是“直言”,句⑤是敢做。


【小题】是袁哙“保荐”,不是“任命”。


【小题】无

附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高后的时候,袁盎曾当过吕禄的舍人。到了孝文帝登上皇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任袁盎当了中郎。绛侯当丞相,朝觐完毕就急急忙忙地出来,很是志得意满。皇上对他相当的恭敬,常常目送他走。袁盎进谏说 “陛下以为丞相是何等人?”文帝说 “是个社稷臣。”袁盎说 “绛侯乃是所谓的功臣,并非社稷臣。社稷臣乃是人主存则同他共存,人主亡则同他共亡。当吕后的时候,诸吕当权,占有相国侯王的职位,刘氏的命脉像丝带一样微细,几乎断绝。这个时候绛侯当太尉,掌握着兵权,并未能匡正。吕后崩逝,大臣们共相谋议背叛诸吕,太尉主掌兵权,刚好碰到那个成功的机遇,所以称作功臣,而不是社稷臣。丞相如果对人主有骄矜的脸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人主都有失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后来在上朝的时候,皇上渐渐显得威严,丞相渐渐显得敬畏了。过了些时候,绛侯埋怨袁盎说 “我和你哥哥素来关系很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辱我。”袁盎也依然不向他谢罪。等到绛侯被免了丞相的职务回到侯国,国人上书告发他,说他想造反,于是绛侯被惩治而关在狱中,宗室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情,只有袁盎陈明绛侯是无罪的。绛侯这才得以释放,袁盎实在出了大力,绛侯这才同袁盎深交。袁盎常常称引大义,意气激愤。宦官赵同凭着文帝的屡次宠幸,常常说袁盎的坏话,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哥哥的儿子袁种是常侍骑,经常持节而夹乘,来劝袁盎说 “你和他斗,在朝庭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被采信。”孝文帝出巡,赵同当参乘,袁盎伏在车前说 “臣下听说能同天子共乘六尺车舆的,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朝虽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受过刀锯之刑的人一同乘载呢?”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了车。文帝幸临上林苑,皇后、慎夫人跟着。在禁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等到坐席的时候,郎署长敷设好坐席,袁盎撤走了慎夫人的坐位,慎夫人大怒,不肯就坐。皇上也发了怒,站了起来,回到禁中。袁盎就上前劝说道 “臣下听说尊卑有分别上下就能平安和乐。如今陛下已经立了皇后,慎夫人只是个妾,妾和主难道可以同席而坐吗?这就是失去了尊卑分别的缘故啊!而且陛下宠幸她,就厚赏她。陛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是害了她。陛下难道没有看到过‘人彘’吗?”于是文帝这才心悦,召见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她。慎夫人就赏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看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  2020-05-16 …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2020-05-16 …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2020-05-16 …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  2020-05-25 …

黄宗羲有《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句话反映了黄宗羲的  2020-06-30 …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2020-07-10 …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  2020-07-12 …

快点!、“战国时期,各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统天  2020-07-28 …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意: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2020-12-17 …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