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完成下列各题。①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无缘”的魔咒,极大增强了国人的信心,科技界更是欢欣鼓

题目详情
阅读《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完成下列各题。
   ①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突破”,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奖无缘”的魔咒,极大增强了国人的信心,科技界更是欢欣鼓舞。但畅想归畅想,现实归现实--今后中国的诺奖会“蜂拥而至”吗?
   ②回顾自1901年诺奖设立至今颁发的科学奖项,无论是镭的发现还是晶体管的发明,无论是DNA序列的测定还是青蒿素的提取,无一不是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创发现(发明).诺奖秉承的两大标准--“原创性”和“对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从来没有变过。换言之,诺奖并非高不可攀,但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③重大原创成果的出现,离不开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消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积弊。科技人员申请课题时依然要到处烧香,而且要绞尽脑汁、仔细算计未来3年、5年可能要花的每一分经费;评选院士期间,许多候选人(单位)依然在费尽心思、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做工作”;各种行政色彩浓厚的考核、评奖和“人才计划”,还在无谓地消耗着科技人员宝贵的科研生命;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仍像无形的鞭子驱使着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多发论文;论文抄袭依然大行其道,学术打假依然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已经颁布,但真正落地尚需时日。
   ④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远远不及日本、美国;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
   ⑤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
   ⑥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        弊端,培育健康的        ,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        ,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选自 201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作者:赵永新 有删减)(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全文,第⑥段横线上填上最适合文字和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体制机制  人才计划  诺奖获得者 B.评价机制  创新文化  医学家
C.体制机制  创新文化  诺奖获得者 D.评价机制  人才计划  科学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结合文章标题、首尾段以及文章内容,可知这篇文章在结尾段开头总结出中心论点: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段将我国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作用在于“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3)本题考查了对语段的理解和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首先阅读文章,根据第三段阐述的我国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可知应该革除的是“体制机制”的弊端,排除B、D;然后根据第四段和第五段阐述的束缚科学家创新手脚的现象,可知需要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选择C.
故选C.
答案:
(1)在诺奖“零突破”面前,我们不能自大(在诺奖“零突破”面前,我们可以自信,但不能自大).
(2)对比论证,强调突出了我国在“硬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有利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C
看了 阅读《屠呦呦先生获诺奖的“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5年12月7日,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颁奖仪式上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团队在上世纪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2020-06-09 …

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  2020-06-27 …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  2020-07-03 …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强调: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赠与  2020-07-06 …

2015年12月10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她突触贡献是创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  2020-07-15 …

阅读科学家屠呦呦的“获奖感言”中节选,完成8~11题。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  2020-07-15 …

屠呦呦获诺奖消息一出,迅速成为全中国的舆论热点。除了官方予以祝贺,中国社交媒体更是为此“炸了锅”。  2020-07-15 …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从屠呦呦的  2020-07-1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来自瑞典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现场的屠呦呦的获奖致辞《感谢青蒿,感谢四  2020-12-11 …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获奖时非常平静地说:“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对这句  202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