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英语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涉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涉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已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也.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注释】
①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编者所加的.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
②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③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④摄:迫近.进而作“夹”讲.
⑤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⑥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⑦比(bì)及:等到.
⑧方:正道.这里指辨别是非的道理.
⑨哂(shěn):笑.这里略含讥讽的意思.
⑩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方,见方,方圆.计量面积或体积的一种单位.面积一方即一丈见方.方六七十,即国土边长为六七十里.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⑾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其中以祭祀祖宗为代表.祭祖必在宗庙(祖庙),故以“宗庙之事”泛指.
⑿如会同:或者在诸侯的盟会典礼中.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会同:诸侯会盟.
⒀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礼服.章甫:礼帽.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⒁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⒂铿(kēng)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
⒃撰:述.
⒄莫(mù)春:指夏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通假“暮”.
⒅冠者: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冠者”指成年人.
⒆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
⒇浴乎沂(yí):到沂河里去洗洗澡.乎:介词,用法同“于”状语后置,乎沂是状语.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南.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故暮春时即可人浴.
(21)风乎舞雩(yú):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
(22)与:赞许,同意.
(23)春服既成: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春服,指夹衣或单衫.成,定.
(24)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喟,叹息声.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

《侍坐》一开始,孔子就开门见山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就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是文章的中心是论志.论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谈理想.《论语》的大部分篇幅固然是用来谈仁、义,谈礼、智、信的,但也有不少篇幅是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的.本篇就是孔子启发弟子们谈自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子路是个急性人,孔子话音刚落,他就抢先发言.“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子路所说的“千乘之国”,在当时大约是中等偏小的国家,万乘之国如晋、楚、齐、秦等才是大国.子路认为: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是这个国家处在外有侵侮,内有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用不了几年功夫,就可使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使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义.
冉有、公西华则是在孔子点了名以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他们两人所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本质上和子路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这样一个小诸侯国或大夫封地里做点具体工作;或使百姓富足,或可折衷樽俎.至于礼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那是只能另请贤明了.冉有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愿为小相”.显得那样平易、谦和,称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彬彬君子了.
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但却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与点也!”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向.
人生理想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而《论语·公冶长篇》所记孔子与弟子们论志则是偏重于伦理的:
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曾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

按照循循善诱的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弟子们的看法作出臧否和评价,这是孔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侍坐》里,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就表示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并各各作了评价.①对曾皙表示赞同,甚至欣赏.②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心平气和,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③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这里我们先分析②、③两种.
《论语》记载孔子曾将自己弟子按各自特长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指熟悉古代文献)四类.子路、冉有属政事一类,是两位有政治才能的人物〔《论语·先进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路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求也艺,于从政也何有?”
《公冶长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
由此可知,子路所说治理千乘之国,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夸耀,而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义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何况当时师生谈话也是有一定的礼仪讲究的.《礼记·曲礼上篇》说:“侍于君子,不顾而对,非礼也.”
《公冶长篇》又记: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
这里又证明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和孔子对他们两人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孔子认为冉有二人尽管态度谦逊,不是“率尔而对”,但所谈内容无非是为邦为国一套,这在当时的孔子看来似乎是不那么感兴趣了.

那么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吾与点也”,而且记录者还在曾皙发言前先制造一种气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特意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象〔宋儒推崇曾点,明代学者则略有微辞.如张岱说:“曾点念念要与三子比量,所以不能信受喟然之意.”杨升庵说:“曾点因种瓜而伤曾子之额,扑之仆地,如此暴戾,岂是春风沂水襟怀,所以毕竟自信不过.”〕?这个问题,历来意见纷纭.解放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
①“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
②“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
③“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
④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这篇文字在《论语》中篇幅亦长,恐怕是战国时期孔门后学所记.〔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
以上说法,各有所侧重.因为曾点的政治抱负是通过春风沂水的描叙而曲折表露出来,所以见仁见智,可以圆通,似不必拘泥于一说.按照这个原则,我这里可以提出另一种根本不同于上述意见的看法,根据是《论衡·明雩篇》:
曾皙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
王充在这里明白无疑地解释了曾皙所述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就是雩祭的仪式.雩祭,是春天人们求雨的祀礼,所以《礼记》说:“雩祭,祭水旱也.”王充的解释根据亦足.因为鲁国当时通用周历,所以说周之四月,正是夏历二月;天气尚寒,怎么能浴?冠者、童子都是雩祭乐人,他们在祭祀时,须涉沂水;十二、三个人鱼贯而行,象征着龙从水中跃出.“风”,解释为“唱歌”,“归”通“馈”,即“”,都合训诂.“归”通馈,在《论语》中不乏其例.如《阳货篇》“归孔子豚”的“归”即作“馈”讲,是送食、进食的意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蒧(《论语》作“点”)字皙,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集解》徐广曰:“一作馈”,这是古本《论语》“归”作“馈”之证.从文意来说,王充的解释似更符合原意.因为,①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②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因为他懂得古礼.礼与非礼乃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这样解释,全篇上下文意就脉络贯通了.此外,我们知道今本《论语》是《鲁论语》的传本,在汉代时,还有今天已经失传的《古论语》《齐论语》.《论衡》的解释或许是出之于《古论语》!
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看了 英语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