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探究空气的组成: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了解空气生活将更美好.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1)连接A装置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题目详情
.探究空气的组成: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了解空气生活将更美好.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
![作业帮](http://img.zuoyebang.cc/zyb_45e55af7a8edc5ccd6f8a238bc5fd564.jpg)
(1)连接A装置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记录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___生成,集气瓶内的水面___.
②实验结论: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
③实验分析:
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___;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___ (写一点即可)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___计算,大约是:___占78%,氧气占___,___占0.94%,二氧化碳占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B装置,连接处细玻璃管内放有铜丝,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___;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只注射器中,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比较A和B两个装置,B装置的实验读数更为准确,这是因为___..探究空气的组成: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了解空气生活将更美好.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
![作业帮](http://img.zuoyebang.cc/zyb_45e55af7a8edc5ccd6f8a238bc5fd564.jpg)
(1)连接A装置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记录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___生成,集气瓶内的水面___.
②实验结论: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
③实验分析:
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___;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___ (写一点即可)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___计算,大约是:___占78%,氧气占___,___占0.94%,二氧化碳占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B装置,连接处细玻璃管内放有铜丝,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___;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只注射器中,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比较A和B两个装置,B装置的实验读数更为准确,这是因为___.
![作业帮](http://img.zuoyebang.cc/zyb_45e55af7a8edc5ccd6f8a238bc5fd564.jpg)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30mL ___ mL ___ mL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30mL ___ mL ___ mL 30mL ___ mL ___ mL
![作业帮](http://img.zuoyebang.cc/zyb_45e55af7a8edc5ccd6f8a238bc5fd564.jpg)
(1)连接A装置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记录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___生成,集气瓶内的水面___.
②实验结论: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
③实验分析:
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___;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___ (写一点即可)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___计算,大约是:___占78%,氧气占___,___占0.94%,二氧化碳占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B装置,连接处细玻璃管内放有铜丝,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___;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只注射器中,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
30mL | ___ mL | ___ mL |
![作业帮](http://img.zuoyebang.cc/zyb_45e55af7a8edc5ccd6f8a238bc5fd564.jpg)
(1)连接A装置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记录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___生成,集气瓶内的水面___.
②实验结论: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
③实验分析:
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___;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___ (写一点即可)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___计算,大约是:___占78%,氧气占___,___占0.94%,二氧化碳占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B装置,连接处细玻璃管内放有铜丝,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___;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只注射器中,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
30mL | ___ mL | ___ mL |
![作业帮](http://img.zuoyebang.cc/zyb_45e55af7a8edc5ccd6f8a238bc5fd564.jpg)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
30mL | ___ mL | ___ mL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记录现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
故填:白烟;上升.
②实验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
2P2O5.
故填:4P+5O2
2P2O5.
③实验分析: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簧夹夹持不紧,导致部分气体外逸,从而导致降温至室温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
故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填:体积分数;氮气;21%;稀有气体;0.03%;0.03%.
(3)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0mL×20%=6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30mL-6mL=24mL,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比较A和B两个装置,B装置的实验读数更为准确,这是因为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故填: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2P22O55.
故填:4P+5O22
2P2O5.
③实验分析: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簧夹夹持不紧,导致部分气体外逸,从而导致降温至室温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
故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填:体积分数;氮气;21%;稀有气体;0.03%;0.03%.
(3)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0mL×20%=6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30mL-6mL=24mL,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比较A和B两个装置,B装置的实验读数更为准确,这是因为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故填: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2P22O55.
③实验分析: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簧夹夹持不紧,导致部分气体外逸,从而导致降温至室温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
故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填:体积分数;氮气;21%;稀有气体;0.03%;0.03%.
(3)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0mL×20%=6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30mL-6mL=24mL,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30mL 24mL 6mL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30mL 24mL 6mL 30mL 30mL24mL 24mL6mL 6mL比较A和B两个装置,B装置的实验读数更为准确,这是因为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故填: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故填:白烟;上升.
②实验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
| ||
故填:4P+5O2
| ||
③实验分析: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簧夹夹持不紧,导致部分气体外逸,从而导致降温至室温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
故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填:体积分数;氮气;21%;稀有气体;0.03%;0.03%.
(3)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0mL×20%=6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30mL-6mL=24mL,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
30mL | 24mL | 6mL |
故填: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
.故填:4P+5O22
| ||
③实验分析: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簧夹夹持不紧,导致部分气体外逸,从而导致降温至室温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
故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填:体积分数;氮气;21%;稀有气体;0.03%;0.03%.
(3)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0mL×20%=6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30mL-6mL=24mL,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
30mL | 24mL | 6mL |
故填: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
.③实验分析:实验中采用过量红磷消耗氧气,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实验产生了误差,原因可能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红磷燃烧过程中止水夹或弹簧夹夹持不紧,导致部分气体外逸,从而导致降温至室温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
故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填:体积分数;氮气;21%;稀有气体;0.03%;0.03%.
(3)加热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是为了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0mL×20%=6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30mL-6mL=24mL,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 消耗掉的氧气体积 |
30mL | 24mL | 6mL |
故填: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程中导致的气体外逸.
看了 .探究空气的组成:我们每时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红磷燃烧实验进入超过五分之一原因我们老师说的是,1.实验时未夹止水夹2.燃烧匙伸入速度太慢具体解释 2020-05-02 …
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1)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Ⅰ制备和收集干燥纯净的 2020-05-13 …
细铁丝不能燃烧的原因在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小军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 2020-05-24 …
在学生实验课上,实验课上,小林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呈浅红色,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未见 2020-06-30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一瓶氧气,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用坩埚钳夹取 2020-07-08 …
(1)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事先装点水的原因是能用细沙代替不能(2)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铁丝一端系 2020-07-29 …
红磷燃烧实验将燃烧匙内的红磷换成被装在布沙袋内的青蛙,导气管内有红墨水(不加热了,其余大致一样),带 2020-11-05 …
(2013•淮安)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 2020-11-12 …
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020-12-24 …
某学生用250mL的集气瓶收集4瓶氧气,进行硫、红磷、木炭、铁丝的燃烧实验.(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