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狼来了凌鼎年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没有什么典故,也没有什么历史传说,仅仅因为这山上早年有狼,村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 8分)

狼来了

凌鼎年

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没有什么典故,也没有什么历史传说,仅仅因为这山上早年有狼,村民们就把这山称之为狼山,后来叫顺叫习惯了,狼山之名也就写进了《娄城志》里。

名不副实的是,这叫狼山的山,早就没有狼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过多次搜山打狼,后来不要说狼,连猪獾、狗獾、果子狸、刺猬等野生动物也极少能见到。

狼山上没有庙宇,没有民居,没有名胜古迹,更没有人住,有的只是老树、灌木、荆棘、杂草,经济价值不大,一直没有开发。

文革时,有一位老干部,与一位老知识分子先后吊死在狼山的歪脖子树上,等发现时,已腐烂,生了蛆,不但臭不可闻,而且面目狰狞,这以后,老百姓就不大敢随便上山了,父母更是不让孩子上山。不久,就流传起狼山有鬼出现的传闻,还传得有鼻子有眼。这一来,就更没有人敢轻易上山了。

去年中秋的一个晚上,突然从狼山上传来了“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声,凄厉而恐惧,但呼救者喊破嗓子,并不见有人上山去救。

第二天,山下七丫村的村民议论:这山哪有狼啊,几十年都没有狼迹了。假的,百分之百假的,肯定是谁吃饱了撑的,寻开心找乐子忽悠大家,谁上山谁傻子。

是啊,不救没有人怪;你上山去救了,去打了狼,万一狼没有见着,见着个受伤的,半死不活的,赖上了你,那不是大麻烦吗。再说了,狼如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算有,谁敢打?你打了,打死了,打伤了,有关部门要你罚款,你罚不罚?别没事找事,自找麻烦。

对对对,村民都这么认为。

第二天,胆大的山旺说:“走,上山上去看看,大白天去,我们几个人结伙去,还怕撞着鬼吗?”

山旺等几个在半山腰发现了一条死狼,看样子死了一段时间了,已有点腐烂。

难道狼山真的又有狼了?

山旺看了半天说:像狼,也像狗,可能是狼。也可能是狗。

其他几个反反复复看了,有说是狼,有说是狗,大家吃不准究竟是狼是狗。

关于狼山到底有没有狼,成了疑问。

但不知怎么回事,没几天狼山有狼的说法越传越远。

古庙镇镇政府决定组织人上山考察,看看到底有没有狼。

娄城电视台决定跟踪拍摄。

村民甲说:懂了吧,这是策划的,肯定早有人策划。

村民乙说:看来镇政府准备开发狼山了,要不如此兴师动众干吗?

多位村民说:幸好那晚上没有上当受骗。

就在考察队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村民们又听到狼山上有人喊:“狼来了!狼来了!!……”

这一次,连山旺也彻底不相信了,他对老婆说:“我们管我们,别理他,肯定是为明天考察造舆论,假到底了。”

第二天,镇政府组织的考察队出发时,镇宣传委员带队,镇党委书记来送行,场面还不小,可惜只有看热闹的,并没有哪个踉着上山。七丫村的山旺等村民对电视台的不无调侃地说:“卖力点,好好拍几个狼咬人的画面,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考察的结果说是发现了狼粪、狼毛、狼窝,这都有镜头的,最最出人意外地是拍到了昨晚被狼咬伤的一位中年人,腿上被咬了一口,据他自己讲:后来爬到树上才逃过一劫。电视画面是真真切切的,那中年人腿上的伤口也确确实实留着血,有牙齿印,很痛苦的面部表情给电视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这中年人村民都没有见过,电视台介绍说他叫赵宇纶,省里的地质工程师。村民们弄不懂的是他晚上跑到狼山干什么?难道勘察到了什么宝贝?村民们奇怪,关于这些,电视台语焉不详,会不会是出于保密?

至于狼山到底是真有狼,还是需要狼,村民们两派意见,山旺与村民甲、村民乙等说打死也不信狼山有狼。村书记认为电视台都播了有狼,那一定有狼,不相信镇政府,不相信电视台,难道相信你山旺?你山旺算个球。

不过,除七丫村部分村民以外,娄城全市上下,包括外地的都为狼山高兴,因为狼山终于又有狼了,名副其实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谁在质疑狼山发现狼的报道。

很多人都想来狼山一游呢。

1.小说开头详细介绍了狼山的情况,从全文看,有何作用?(4分)

2.小说两次写“狼来了”的呼救情节,有什么用意?(4分)

3.第二段写狼山“名不副实”,而倒数第二段却变为“名副其实”,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4分)

4.本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做探究。(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开头介绍“狼山”的名称来历与现状,为后面的故事发生提供了背景环境;②“狼山”无狼,从而为下文“狼来了”的情节出现设置了悬念;③“狼山”一直没有开发,与后文镇政府大造舆论形成反差,能引起读者对主题的深入思考;④狼山有鬼的传闻的形成与“狼来了”的舆论造假成真前后呼应,使读者对小说直面人性的主题体会得更深刻。 2.①第一次写引出了山旺等村民的求证等故事情节,并设置了新的悬念;第二次写则引出了镇政府上山考察并最终论证为真的情节与结局。②两次写“狼来了”的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设计独具匠心,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使读者从情节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 3.①第二段说“名不副实”是说名为狼山却没有狼的真实情况,结尾处说“名副其实”则是说狼山“有狼”的舆论造假;②这样的措辞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丑陋社会现实的讽刺与批判,发人深省。 4.①舆论造假的背后是各种社会利益的驱使,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得到重视;②谎言被一步步镀造成真相,暴露了人性里猎奇与围观的病态娱乐心理;③“狼来了”的故事是真相与虚假交织的故事,实际上是人性里的真诚朴实与贪婪欺骗的博弈。④“狼来了”象征着人性里的各种恶的到来并肆虐,它使人们的道德底线丧失,最终集体失语。
1.
分 析:
作为一篇小说,开头介绍的内容的作用,主要从四个方向来考虑: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有一点答一点,没有也不要牵强傅会。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分 析:
分析相关情节的作用,首先要放到情节发展的本身来看,其次要从整个小说的构思来看其作用。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对两处不同的说法,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相关的情节来分析其原因,找到了原因,也就找到了作者的用意所在。
考点: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分 析:
分析小说的主题,一是要结合情节,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来分析小说主题,就等于隔靴搔痒。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的创作肯定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方面的反映。但生活本身往往是复杂的,因此,小说的主题往往也不是很单一的。本篇小说的主题就呈现了多样性,四条答案任意答出一条,并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6分;要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
考点: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