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贺新郎[宋]辛弃疾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1)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
(3)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1)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
(3)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白发空垂三千丈”,李白;“想渊明《停云》诗就”,陶渊明;“云飞风起”,刘邦;“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张融.
(2)结句“二三子”与词首呼应,再次表明自己知心朋友稀少.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不妨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他们都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词人“思亲友”思的就是这“二三子”.
(3)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甚矣吾衰矣”,年老体衰;“怅平生、交游零落”,知已零落;“知我者,二三子”,思亲怀友;“问何物、能令公喜”,孤独愁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寄情山水;“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抨击醉生梦死、沽名钓誉之人;
答案:
(1)李白、陶渊明、刘邦、孔子、张融(答对1个得1分,满3分为止)
(2)结构:照应开头(1分)
内容:进一步说明自己晚年知音稀少、孤独的处境和寂寞心情(1分),悲凉的气氛中又表现了豪放不羁的风格,引人沉思,意味无穷(1分).
(3)悲:年老体衰,知已零落,思亲怀友,孤独愁闷.1分;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怨恨与狂放.(1分).
喜:青山相伴,寄情山水(1分).
愤:抨击醉生梦死、沽名钓誉之人,抒发统一国土的豪情壮志(1分).
答案:
我已经很衰老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不恨我不能见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见到我的疏狂而已.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赏析:
正如此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词的上片叙述词人面对青山产生的种种思绪,感慨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落寞之情展露无遗.上片一开头以“思亲友”起意,在年近六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的情况下,叹“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此处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英雄迟暮的无奈,又凸显他可以饮酒避害,与陶潜神交的快意.“怅”字写出了词人难觅知音的孤独与迷惘,充分体现了词作沉郁的意境.与此对应,“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同样表现了词人知交渐少的境遇和落落无为的半生坎坷.第三、四句连用典故,豪情在忧愤中显现.无可奈何任白发空垂,词人的悲愤理所当然,可他仍能将“人间万事”付之于“一笑”,这份豪情却是无人能及!第四句词人以设问开头,又与典故中喜权欲的桓温相比,引出词人寄情山水的情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词人借此告诫自已要像青山那样忘乎情感,才会跟青山一样宁静祥和、妩媚动人、超然洒脱、充满青春的活力.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借饮酒抒怀,抒发清心淡泊的高尚节操和超凡脱俗的狂放个性.“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便是词人对陶渊明《停云》的化用,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感叹已是无人如陶渊明一般知酒.这里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当年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之中那些沉酣于酒的名士,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追求名利的官僚政客.在这种污浊环境下,陶渊明知音难觅,词人亦是如此.国势衰微,词人想起刘邦,“云飞风起”轻松的一笔,却也写出了无比豁达的心胸和爱国之情.由这一句起诗的意境大为开阔,诗人的心境也完成了由悲慨转为沉静,再转为高蹈的灵魂历险,从此,再不受凡俗的羁绊和诱惑.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借张融典故,以他之“狂”,显示了词人难觅知音而心中愤慨不平,道尽了词人特立独行的超逸豪放,点名了词人胸中的慷慨激越.只有襟怀磊落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坦荡不羁的句子,这并非小看古人,只为抒发自己的情怀于万一.结句“二三子”与词首呼应,再次表明自己知心朋友稀少.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不妨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他们都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词人“思亲友”思的就是这“二三子”.
这首词几乎句句用典,却能熟练化用典故和前人词句,浑然天成,有千锤百炼之功.全词在典故的层叠中抒发了词人无人能及的豪放情怀.
(2)结句“二三子”与词首呼应,再次表明自己知心朋友稀少.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不妨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他们都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词人“思亲友”思的就是这“二三子”.
(3)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甚矣吾衰矣”,年老体衰;“怅平生、交游零落”,知已零落;“知我者,二三子”,思亲怀友;“问何物、能令公喜”,孤独愁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寄情山水;“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抨击醉生梦死、沽名钓誉之人;
答案:
(1)李白、陶渊明、刘邦、孔子、张融(答对1个得1分,满3分为止)
(2)结构:照应开头(1分)
内容:进一步说明自己晚年知音稀少、孤独的处境和寂寞心情(1分),悲凉的气氛中又表现了豪放不羁的风格,引人沉思,意味无穷(1分).
(3)悲:年老体衰,知已零落,思亲怀友,孤独愁闷.1分;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怨恨与狂放.(1分).
喜:青山相伴,寄情山水(1分).
愤:抨击醉生梦死、沽名钓誉之人,抒发统一国土的豪情壮志(1分).
答案:
我已经很衰老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不恨我不能见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见到我的疏狂而已.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赏析:
正如此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词的上片叙述词人面对青山产生的种种思绪,感慨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落寞之情展露无遗.上片一开头以“思亲友”起意,在年近六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的情况下,叹“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此处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英雄迟暮的无奈,又凸显他可以饮酒避害,与陶潜神交的快意.“怅”字写出了词人难觅知音的孤独与迷惘,充分体现了词作沉郁的意境.与此对应,“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同样表现了词人知交渐少的境遇和落落无为的半生坎坷.第三、四句连用典故,豪情在忧愤中显现.无可奈何任白发空垂,词人的悲愤理所当然,可他仍能将“人间万事”付之于“一笑”,这份豪情却是无人能及!第四句词人以设问开头,又与典故中喜权欲的桓温相比,引出词人寄情山水的情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词人借此告诫自已要像青山那样忘乎情感,才会跟青山一样宁静祥和、妩媚动人、超然洒脱、充满青春的活力.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借饮酒抒怀,抒发清心淡泊的高尚节操和超凡脱俗的狂放个性.“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便是词人对陶渊明《停云》的化用,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感叹已是无人如陶渊明一般知酒.这里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当年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之中那些沉酣于酒的名士,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追求名利的官僚政客.在这种污浊环境下,陶渊明知音难觅,词人亦是如此.国势衰微,词人想起刘邦,“云飞风起”轻松的一笔,却也写出了无比豁达的心胸和爱国之情.由这一句起诗的意境大为开阔,诗人的心境也完成了由悲慨转为沉静,再转为高蹈的灵魂历险,从此,再不受凡俗的羁绊和诱惑.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借张融典故,以他之“狂”,显示了词人难觅知音而心中愤慨不平,道尽了词人特立独行的超逸豪放,点名了词人胸中的慷慨激越.只有襟怀磊落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坦荡不羁的句子,这并非小看古人,只为抒发自己的情怀于万一.结句“二三子”与词首呼应,再次表明自己知心朋友稀少.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不妨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他们都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词人“思亲友”思的就是这“二三子”.
这首词几乎句句用典,却能熟练化用典故和前人词句,浑然天成,有千锤百炼之功.全词在典故的层叠中抒发了词人无人能及的豪放情怀.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 2020-05-13 …
(二)阅读诗词,解答问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2020-05-15 …
阅读下列宋词,按要求答题。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 2020-05-15 …
阅读普希金《致大海》的两节诗,按要求完成⑴—⑵题。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 2020-06-09 …
阅读普希金《致大海》的两节诗,按要求完成⑴—⑵题。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 2020-06-09 …
仿照对“新”的分析,另选一个形声字分析并推断它的本义。(5分)示例:新字形分析:右为斤,左为辛木二 2020-07-05 …
阅读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完成问题。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 2020-07-22 …
《宋史·辛弃疾传》记叙了辛弃疾的哪几件事 2020-11-25 …
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2020-12-22 …
古诗题.好的我再加三、赏析古诗:(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