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②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③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小题1: 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 B 小题: A 小题: C |
小题: C项中,“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片面的把“质”和“文”的含义理解为语言的风格,缩小了作者所表述的“质”和“文”的概念内涵;再有“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这与使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之间不存在途径与结果式的关系,也就是使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不一定产生“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的结果。在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中,可以查出错误的信息。 |
看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文学如茶,越品越如,文学如酒,越品越感.选择:清洌,醇香,幽香.是题目,选填,答 2020-05-24 …
现有50件产品,45见正品,5见次品.从中任抽取3件,抽到次品的概率是多少? 2020-06-03 …
11.中国品牌正迎头赶上洋品牌,腾讯在全球科技品牌中的排名已位居第五,中国移动、华为、阿里巴巴等品 2020-07-12 …
杜甫诗三首品读1.《石壕吏》中表现“妇啼一何苦”的“苦”的诗句是2.《石壕吏》以作者的:目见和耳闻 2020-07-16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分)九年级学生小秦喜欢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所见所闻。22—25 2020-11-29 …
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的演讲稿大概一千字左右,不要雷同,要符合年代.这是一次演讲,主题就是“心向党, 2020-12-21 …
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下列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这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2020-12-26 …
地理题,(初中)在俄罗斯的商店里经营者中国生产的各种工业日产品,而在我国商店中却少见俄罗斯生产的日产 2021-01-15 …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入场式上介绍“俄罗斯代表团来自欧洲”.回答7~9题.在俄罗斯的商店里销售着中国生产 2021-01-15 …
满江红岳飞题见问题补充1.从这首诗中你能读出那些历史信息/2.作者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3.当时南宋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