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说:"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何解
题目详情
说:"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何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易传·系辞上》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易传》认为“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而万物都可以分属阴阳.如“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上》),“乾,阳物也;坤,阴物也”(《系辞上》)等等.阴阳是宇宙大化流行的根本.《系辞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又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乾为阳,坤为阴,故一阖一辟也就是一阴一阳.“道”也就是“变”,是宇宙万物运变的过程.《系辞上》言:“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进退指旧物的消失和新物的产生过程,而“道”的意思正是表示进退的轨迹.《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者”就是万物的变化过程.《系辞上》又说:“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见”即现.孔颖达《周易正义》言:“体质成器,是谓器物”.由是可以说“形而下者”或者说“器”是指事物的存在状态.恒卦《彖辞》讲“天地之道恒久而是已也.”《系辞下》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外.”又言:“往来不穷之谓通.”“恒久不已”,“往来不穷”,“久”等等都指过程的无限性.而具体之“器”则都是暂时的.无穷的过程没有具体的形态,所以用“形而上”来表示.暂时的有形器物用“形而下”表示.关于形而上形而下、道器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易传》提出这个命题,历代许多思想家从各自不同的思想体系出发,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言:“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这个解释对后来有一定的影响.到宋代,理学哲学家多以对此命题的解释作为建立本体论的基础之一.因而,道器成为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自汉唐来,人们多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理解为规律或法则与具体物质、本原与派生物的关系,这与《易传》的字意是有区别的.
看了 说:"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二)阅读诗词,解答问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2020-05-15 …
一元二次方程问题,高手来讲解!好比现在列举一道题:x^2+b/ax+c/a=0可是我看到后面的讲解 2020-06-07 …
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这几句话,我百度了,多半是解释交浅言 2020-06-19 …
关于平心而论与凭心而论我知道大家平时说的“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是指平心而论,它是个成语,但是 2020-06-20 …
哪位能解释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怎么理 2020-06-20 …
英语翻译自有说文以来世世不废而不融会其全书者仅同耳食强为注解者往往眯而道白黑其他字林字苑字统今皆不 2020-06-23 …
求解译或这句对人有什么影响?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2020-06-29 …
请具体解释和说明“求道.隐而不发,藏而不露,下而不看,道家境界也.” 2020-07-04 …
每个人说说自己的理解同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 2020-12-17 …
英语翻译1.凭几句推理,当然不能说明犯人就是你了,我们有证据.2.年轻的警官胸有成竹的说道3.而且我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