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全诗思想感情和情、景角度的表达
题目详情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全诗思想感情和情、景角度的表达
全诗思想感情和情、景角度的表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就诗人而言,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柳宗元的这首《偶题》,正是一首物我双会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设想诗人创作时的状态,他身为逐客,远在异乡,独立庭院,百感丛集,这时,正如《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心因“物色之动”而摇,辞因“情以物迁”而发。他的诗笔“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诗人是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与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一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
诗人是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与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一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
看了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诗词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景于情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例句 2020-05-17 …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主题谢谢了,就像《望江南(温庭筠)》的主题:本诗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 2020-05-17 …
三峡一文的结尾句中,作者的情与眼中的景相结合,景中生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思想感 2020-06-21 …
中外小说异同1000字左右从叙述角度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角度切入 2020-06-27 …
写作应用学习借鉴《赤壁赋》情、景、理交融的写作特点。走出家门、校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赏景怡情,借 2020-07-06 …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 2020-11-11 …
6.朗声背诵第三段后,先从中找出一个对偶句子,再回答提问:这一段先写物景,后写情境,请指出哪几句是物 2020-11-26 …
古诗歌中,如何判断某一联是情景交融?同题,同时还有然道说先写景然后抒情就是借景抒情,先抒情后写景就是 2020-11-29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情尽桥雍陶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 2020-12-06 …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怎么解?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