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老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子有些什么故事?是什么时候的人呀?有些什么故事呀?

题目详情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老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子有些什么故事?
是什么时候的人呀?有些什么故事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哲学家,可有谁知道他年轻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柱下吏呢?老子观察到周朝将要亡,便辞官退隐.退隐途中,应邀才撰写了《道德经》.老子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会怎样管理自己的手下呢?为什么老子认为人最好的心境是像水一样?老子推崇的五种智慧又是什么呢?

价值观:
按大自然的规律
去改造大自然
老子第25章有一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天地万物的大自然,而是指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这样子,本然如此,自然如此,指物的本性,真性,指由天地万物因其本性而有的自然的生存状态和运动状态.人应当按照自然原则去生活.讲一个“鲁侯养鸟”的故事.鲁国人在海边发现一只鸟非常漂亮,鲁国的国君非常喜欢它,鲁国人把这只鸟捉住以后,就送到宫里面去了.这只鸟怎么养呢?是依鸟养鸟呢?还是依人养鸟呢?最后他们选择按照鲁侯的生活方式去养这只鸟.鲁侯吃什么鸟吃什么.鲁侯吃整头猪肉、山珍海味,听九韶之乐!让那鸟也这样,结果这个鸟听到这个声音不是它原来的环境的声音,山珍海味一口也没吃,三天就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必须顺其自然.
老子的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勿以人灭天.千万不要以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糟蹋大自然,践踏大自然.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把“道法自然”的思想用在管理上,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事也不干,而是用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管理艺术.要顺其被管理者的人性去管理,要有顺其自然的智慧.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领导者所有的措施方法都是以百姓心为心,百姓想什么,要按照他们的愿望来做什么.古代的政治家有一句话叫“得人心者得天下”,现在的商家把这个改成“得人心者得市场”.如果你的产品根本不是老百姓需要的,那你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这就是顺其自然的一个管理,就是无为而治.
实现自我价值,也要“道法自然”.生活几十年,你一辈子做成功一件事就是伟人.只要你在人类需求的任何领域,做成一件比别人高明、比别人有贡献的事情,你就是一个伟人.所以,大家一辈子做成功一件事情你就实现了自我价值.比如说,我一生想当一个哲学家,最后成为了哲学家,就实现了自我价值.我一辈子想当一个好老师,我实现了,也是实现了自我价值.
辩证观:
福中有祸
祸中有福
老子是第一个表述矛盾法则的哲学家.他叫“反者道之动”,这就是大道运动的规律.他认为世界上的运动变化是普遍的、绝对的,世界上一切都在变.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暴风骤雨,暴风,刮不到一个早晨就没了,最大的暴雨,一天就结束了.他做了个结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年轻的小孩子,长到老了,老了以后死亡了.死亡以后,旧一代没有了,新一代已经接上来了.天地人都是在不断运动着变化着的,久远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世界,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凝固不变的世界.
既然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呢?老子说,根本原因就是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相反相成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子很有名的话,意思是说,当你这个人是美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不美的存在,这个人才美.如果说这个人是善人,就意味着有恶人存在.有和无也是一样的.难易相成,有难才有易.前后也一样,有前才有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老子告诉我们想问题,要辩证不要形而上学.如果形而上学,倒霉就永远倒霉了,越想越没有前途了,甚至自杀了.现在很多心理障碍病人,除了客观压力大,竞争激烈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不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还观察到事物运动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些名言,有些已成了我们的口头语.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他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有一个辩证法的脑袋,这个人生活是最潇洒的.
人格观:
像水那样
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上善若水.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善人,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样的品格,你就是最高的善人.老子的著作中有两个词特别出名,一个是赤子,就是光着屁股的小孩.他多次讲,人要做到赤子那个程度就是最高的理想人格了.另一个就是水,你达到这个水的品格,你就是最善的人,就是最高品格的人.
为什么老子把高尚的品格比喻为水呢?第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说:你观察水!所有的江河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绿洲,植物草木生机勃勃.水利万物,它心甘情愿施礼于你,但从不去争自己的利益.这种精神就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高尚品格.它虽无所求,但是它客观上从万物那里也得到回报.每一棵树就是每一个储水池.凡是草木茂盛之地,水被蒸到天空后,就要经常下雨.有了雨,江河就不枯了,它形成了良性循环.根据这个道理,老子有句名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说,圣人从来不积攒什么财富,尽量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自己也就越多了.这就是舍与得的关系.有一种酒叫舍得酒,这个酒的名字起得好,只有舍了才能得到.舍得舍得,舍了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个就是人生的艺术.这就是老子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心善渊”.深水坑里的水没有风浪,水平而静.人最好的心境就是像渊那样的平静,就是心静如水.有一句古诗说得好:“两眼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你的两只眼睛盯住书本时,思想非常集中时,就是书的味道读出来时.胸次全无一点尘,那是人生最愉快的时候.在言善信,就是说你说话要有信誉.大海的潮汐和潮退都是很讲信誉的,古代把水称之为信誉水.人也要讲信誉.轻诺必寡信,这是老子很有名的一句话.现在社会有一种面子上的话,什么都答应人,但不准备给你办,反正是耍嘴皮子,遇到这种情况必寡信.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是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事善能”,做事你要像水一样,水的特点是水无常形,这个水放在杯子里就是杯子形,放在盘子里就是盘子形,放在葫芦里就是葫芦形,它无常形,它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形状,但是水本性没有变.中国的古钱币,圆的中间是方的,这个钱币,它就说明中国做事处世之道,叫方圆之道!方就是方正,坚持原则,做方正之人.方中有圆,这个圆就是做事要宽容,要灵活,要合乎人情;既坚持原则又坚持灵活性,合乎情理,合乎原则,合乎实际.
“善动时”,要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善于有不同的方法.人在逆境的时候,要有一种精神状况,要像水那样,万折必东,就是说水在发源地流向东海的一路上,遇到多少沟沟壑壑名山大川,走了多少曲折之路,最后还是到了东海.人的一生也应该像江水一样,万折必东,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得有这种精神.
智慧观:
谨慎说话
一是主柔守弱.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刚强胜柔弱,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柔弱生刚强.老子据此提出很多命题.比如用人的时候,有一条原则,就是善用人者为之下,因此中国古代出现很多礼贤下士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
二是光而不耀,当你处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候,千万记住老子这句话,不要去炫耀自己,不要到处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
三是大智若愚.表面上看好像是愚,其实是一个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对小事不太在意,大事特清楚.
四是“上德若谷”,就是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大山谷一样宽阔.一个人一定要有宽阔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
五是“不言之教”,简单讲,就是谨慎说话.
中国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先人先写了那么多书,每一本书上都有很多的人生智慧,闪闪发光!我们应当把它传承下去,在传承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