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游司马祠郭军平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游司马祠
郭军平
    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
    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
    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最最佳。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 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苍苍梁山,郁郁翠柏。
史公之祠,高兮传兮。
悠悠居水,凄凄嘤鸣。
清娱之志,感而有灵。
    我们一行下山,已是夕阳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苍翠和辉煌。
(1)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  正门→___→“高山仰止→“河山之阳”→___-.→___
(2)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的理解。
(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5)有人说;厚重”一词是本文本文眼,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描写顺序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梳理描写顺序,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本文根据游览顺序记叙,阅读文章依次填写景点名称即可.第二段写道到达“正门”;第三段到达“司马迁名言警句展室”;第四段开头,走过“高山仰止”的牌坊;第五段经过依然耸立的“河山之阳”,接下来到达司马祠;第六段绕过大殿,到达司马迁墓.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表达方法的运用与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烘托氛围.
本文中,古柏繁密的枝叶为太史公墓隔离出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使得环境十分静谧,只听得见树上的鸟鸣,这样安静的环境自然产生一种肃穆之感,因此,通过对古柏的描写,作者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古柏常青的特点更象征着太史公的精神流传千古,受人敬仰,表达了作者对太史公的赞扬与敬意.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翻译出这两句话的意思,“尼父”是孔子的尊称.因此这句话是讲司马迁功绩追平了孔子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可以千秋留名,万世长青.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郭沫若对司马迁的高度赞扬,司马迁忍辱负重,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著成《史记》为后人留下了贯穿古今的珍贵资料,值得我们铭记.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时,注意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分析.
比喻:把一种事物当做另一种事物来写.
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
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划线句子把书法比喻成风雨雷电、大鹏长鲸;运用拟人和夸张形容书法的奔放飘逸;运用排比把自己奇特的比喻放在一起,增强文章的气势.灵活生动地表现出书体的形态丰富,千姿百态.体现了作者文笔精湛.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能力.解答时,注意联系全文分析,对题干中的观点,即可赞同也可反对,只要说明理由即可.赞同:厚重是文眼.文章开篇即抛出“厚重”一词,说明本文重点在讲述“厚重”从何而来--即司马祠.司马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因此使得韩城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赞美,也增加了韩城的文化积淀,使韩城变得厚重.本文都在围绕为何“厚重”来写,因此“厚重”是本文的文眼.反对:厚重不是文眼.本文是一篇游记,开篇提出“厚重”只是为自己探访司马祠作铺垫,以便引起下文,后文都在写自己游览的见闻和感想,与“厚重”无关,因此“厚重”不是文眼.
答案:
(1)展室;司马祠(或大殿);司马迁墓.
(2)渲染了司马祠庄严、静谧,肃穆的氛围,象征着司马迁刚毅凛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3)诗句句意为:司马迁的丰功伟绩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千秋万代,名垂青史.这两句诗是对司马迁的高度评价与赞美,他刚正不阿,忍辱含羞,发愤著书,他的《史记》通古今之变,文史兼美,流传千古.
(4)用词形象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极富表现力.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表现了书体形态多变,风格各异的特点.
(5)示例一:我认为“厚重”是文眼,是因为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的人品和作品对人们的深厚影响,同时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又丰厚了这里的文化积淀.
示例二:我认为“厚重”不是文眼,因为这篇游记重在写游览过程,表现作者对司马迁的敬仰赞美之情,而不是韩城的“厚重”.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  2020-06-10 …

请将下列史书按照出现年代排序(1)三国志史记晋书汉书(2)宋史明史后汉书旧唐书(3)清史稿辽史新五  2020-06-10 …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下列史料所属的类  2020-06-17 …

麻烦老师解答: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  2020-07-10 …

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文明交流的是()(关键是②是否促进了欧亚文明的交流?)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文  2020-11-01 …

史料是还原与重构历史的证据,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  2020-11-05 …

《史记》和《资治通鉴》堪称史学双璧,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  2020-12-04 …

珍贵的历史典籍是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  2020-12-04 …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史实结论A欧洲人称0~9十个数  2020-12-23 …

下列史实中,不能够从《史记》中查阅的是?A武王讨伐B商鞅变法C陈胜吴广起义D赤壁之战下列史实中,不能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