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 弊 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 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 而 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予,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 谒 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 因 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以 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 之 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 相 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 轻 诸侯。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用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弊 兵劳众 弊:使……疲惫
B.臣请 谒 其故 谒:拜见
C.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 相 蜀 相:担任相
D.秦益强富厚, 轻 诸侯 轻:轻视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 因 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②寿毕,请以剑舞, 因 击沛公于坐
B.①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 而 又有禁暴正乱之名②君子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C.① 以 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 旌其所为
D.①不如伐蜀 之 完也 ②蚓无爪牙 之 利,筋骨之强
3.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说明司马错伐蜀而不伐韩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②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
③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④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⑤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 ⑥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4.下列有关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秦国的攻伐对象应该是蜀还是韩的问题上,张仪与司马错的意见针锋相对,秦惠王没有采纳张仪的观点,主要是他对张仪“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
B.司马错赞同张仪的有关蜀地位置、地位等的论述,但他比张仪分析得更加透彻,更能看到统一该地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扩地富民,还在于获得舆论支持。
C.司马错认为不能先攻打韩、周,是因为攻打他们会引起诸侯的反对,使自己陷于矛盾之中,二是考虑到秦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的不利因素。
D.战国时代的谋臣大都能言善辩,本文中司马错的语言体现出其朴实无华、见解精辟的特点.透过这些议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沉着冷静、深谋远虑的谋臣形象。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2)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 2020-04-26 …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14分)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 2020-06-11 …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第8-11题。(14分)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 2020-06-11 …
英语翻译1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 2020-06-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5分)芮伯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 2020-06-16 …
(二)芮伯献马贾①祸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 2020-06-16 …
伯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师伐戎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 2020-06-16 …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 2020-06-22 …
《庄子山木》说到“伐树于宋”,说孔子在宋国被砍掉庇荫的大叔,这个典故完整的故事是什么呢?《庄子山木 2020-06-22 …
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句话的翻译是什么? 20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