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俄迁给事中,知起居注。帝尝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正伦曰:“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帝悦,赐彩段二百。进累中书侍郎。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论事称旨,帝为设宴具,召四人者,谓曰:“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各赐帛有差。

太子监国。诏正伦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帝谓正伦:“吾儿幼,未有就德。今当监国。不得朝夕见,故辍卿于朝以佐太子。慎之勖之。”它日又言:“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骄,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故朕孜孜延进直言。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擢中书侍郎,封南阳县,仍兼太子左庶子。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称。后太子稍失道,帝语正伦:“太子数私小人 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徙,其语我来。”故正伦显谏无所避。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冀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

显庆元年,迁中书令,封襄阳县公。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  (节选自《新唐书·杜正伦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

B.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

C.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

D.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

10.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秀才”为“优秀人才”之意,亦称“茂才”,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最低一级功名——也称作“秀才”一一不能混为一谈。

B.表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一类文体。此处指上表。

C.侯爵为我国封建时代五等爵位之一,在公爵、伯爵之下,在子爵、男爵之上。南阳县侯以南阳县为封地。

D.高门大姓与其所在地的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郡望”,如韩愈出身的昌黎韩氏、杜牧出身的京兆杜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正伦身具才华,颇有名声。他在太宗继位前曾被荐举为秦王府幕僚,后来又得到魏征的赏识。

B.杜正伦敢于劝谏,不顾安危。他在担任左史和中书侍郎的时候都因此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和赏赐。

C.杜正伦思虑不周,祸从口出。他在劝谏太子时把与太宗的私下谈话说出,结果被贬为谷州刺史。

D.杜正伦心胸狭隘,公报私仇。他因城南诸杜拒绝他的要求,就破坏其风水,此后南杜渐渐没落。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

2)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徙,其语我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9.D

10.C

11.B

12.(1)我任职左史/担任左史的职位,陛下一句话说错,不止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并且把它记录在史书上,千年(都会)/(会)长久地损害(你的)圣德。

(2)太子屡次偏爱小人,你可以仔细/明白地劝告他,教导之后如果/却不改变,一定告诉我。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我听说神龙可以驯养,但是它下巴有逆鳞,触碰的人就会死。人君也有这样的地方,你们最终还是选择冒犯我的‘逆鳞’,补救我的缺失,我难道还需要担忧国家的危亡吗?”即可。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2.察对话:如 “曰”“云”等;3. 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 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6. 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 断文句通过找谓宾。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C正确的顺序是“公侯伯子男”。所以选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例如本题选项C就属于考查古代官爵的称谓及顺序。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B项担任左史时只是受到赏赐,而且不是因为敢于劝谏。所以选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选项B就犯了因果关系颠倒的错误。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理解能力。翻译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本题重点词语有“职”“失”“损”“累”。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例如本题中需要重点翻译的词语:“私”“喻”“徙”“语”。

【参考译文】

杜正伦是相州洹水人。陏朝人看重秀才考试,天下考取的秀才不超过十人,杜正伦家族就有三名,还都是很高的名次,被世人歆羡。唐太宗向来知道杜正伦的名声,上表让他在自己王府的文学馆任职。贞观元年,魏征推荐他有才华,提升为兵部员外郎。不久升为给事中,编写起居注。唐太宗曾说:“我坐在朝堂上,不敢多说话,一定要对老百姓有利,我才说出口。”杜正伦说:“我担任左史的职位,陛下一句话说错,不止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并且把它记录在史书上,会长久地损害你的圣德。”唐太宗很髙兴,赏賜他二百段五色丝绸。逐步晋升为中书侍郎。同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议论事务很和皇帝的心意,唐太宗为他们举办宴会,叫来四人,对他们说:“我听说神龙可以驯养,但是它下巴有逆鳞,触碰的人就会死。人君也有这样的地方,你们最终还是选择冒犯我的‘逆鳞’,补救我的缺失,我难道还需要担忧国家的危亡吗?感念你们至诚的心意,所以举办酒宴来让你们髙兴。”每个人都赏赐了不等数量的丝绸。

太子监理国家,下令让杜正伦行使左庶子的权力,兼任崇贤馆学士。唐太宗对杜正伦说:“我儿子还小,没能有完善的德行。现在监理国家,我不能早晚都见到他,所以把你安放在朝廷来辅佐太子。你一定要谨惧、努力地对待啊。”有一天又说:“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民间,情真情伪都品尝过,等到当上皇帝,处理事情有过失,一定得等到大臣劝谏,才会醒悟,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中对很多事物都来不及知晓呢?况且人主不可以骄傲,现在如果向天下下令,敢劝谏的人处死,将再也没有人发出声音了。所以我才勤勉于采纳正直的言论。你可要把这些道理告诉太子,希望对他有帮助。”提升为中书侍郎,封南阳县侯,仍旧兼任太子左庶子。进出两宫,职掌机密,凭借能干著称。后来太子稍微有些不合正道,唐太宗告诉杜正伦:“太子屡次偏爱小人,你可以仔细地劝告他,教导之后如果不改变,一定告诉我。”所以杜正伦激烈劝谏从不回避。太子不听从,就说出唐太宗的话来督促,太子于是上表告知太宗。唐太宗责备杜正伦:“为什么泄漏我的话?”杜正伦回答说:“开导他却不听从,所以才拿陛下的话来恐吓他,希望能返回正途。”唐太宗震怒,将杜正伦贬出京城担任谷州刺史,接着第二次贬为交州都督。

显庆元年,提升为黄门侍郎,兼任崇贤馆学士,进官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时兼任度支尚书,并且处理政事。升为中书令,封襄阳县公。杜正伦与长安城南杜氏宗族关系一直很疏远,请求让自己进入他们的家谱,不被允许,怀恨在心。杜氏居住的地方叫“杜固”。传说这个地方有壮气,所以杜氏代代有人做官。杜正伦执掌朝政之后,建议开凿杜固通水来造福百姓。开凿之后,水像�

作业帮用户 2017-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