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西游记》读书笔记我不要整篇读后感我想要的是这个格式1.作者简介(100字)2.主要内容(100字)3.读后感(300字)

题目详情
《西游记》读书笔记
我不要整篇读后感
我想要的是这个格式
1.作者简介(100字)
2.主要内容(100字)
3.读后感(30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罗贯中,元末明初生於山西太原祁,这个目前大多数学者考究的籍贯.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罗贯中.
罗贯中的籍贯也有太原市南端的清徐县的说发,也是争议最多的地方,从现存《罗氏家谱》及罗氏祖茔墓碑之记载看,先祖为四川成都府人,后唐为青州仆射落籍清源.他成年离家,流落于江淮,在张士诚与另一小说家施耐庵结为师徒,晚年隐居大名府浚县,完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全传》的创作.
2.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共一百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它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三部分(第13-100回),写取经的经过,这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完成任务.
3.《西游记》读后感 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我也很喜欢猪八戒.我觉得他是个性格单纯但很可爱的人.他不会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却有正义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会去做.他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师傅的安全,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动脑筋,但是人们觉得他笨的可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敌人的胆量.不过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细考虑,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凭自己的实力去做.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你可以自己摘选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