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

题目详情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

本题以中华文明发展为主题,结合了民族关系与“和谐”建设的热点,体现了史学发展侧重文明史的发展这一趋势,从古代民族关系入手,考查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发展变化,立意新颖。考题要求明确,知识层面广:从先秦到宋元,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生活习俗、行为方式等,体现概括、分析、简述、概述、启示等多种能力层次水平。考生不至于无从下手,但要回答得全面恰当却非易事,这是一道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
看了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华夏文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朝和华的读音.急用.而且“朝”和“华”的读音又是什么.  2020-04-26 …

①知不知者好学 耻下问者自满②读书心存四化 实际志在真知③芝兰自启山川秀 松柏长流天地春④杏坛,春  2020-05-13 …

假如你是高二学生李华李华,就读于光明中学,发现进入高二后在英语学习上遇到问题,希望得到外教MR的帮  2020-06-10 …

小明和小华读同一本书,小明读了32页,占全书页数的25,小华读全书的38.这本书有多少页?小华还有  2020-06-12 …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出自哪首古诗?顺便写出这首诗的全文与全文的翻译。1楼找错了,《明月皎夜光  2020-06-16 …

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  2020-06-2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竹林寺别友人许浑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花满谢城伤共别,蝉  2020-06-21 …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020-07-16 …

秋韵的读后感.秋韵宗璞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秋韵的读后感.秋  2020-11-24 …

秋颂阅读题秋颂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