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宗一从广西柳州到江陵(令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越江:这里指柳江。③荆门:当时为县名,在湖北。郢:今湖北江陵。
(1)第二联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二联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请筒析后两联的表现手法。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宗一从广西柳州到江陵(令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越江:这里指柳江。③荆门:当时为县名,在湖北。郢:今湖北江陵。
(1)第二联表达的情感与其它二联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请筒析后两联的表现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的基本能力.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我们知道,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该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令人愤慨呵!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如运用比喻的修辞,前一句,描写自己所处之地,瘴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地险恶;后一句,形象描写了洞庭春色已尽,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相隔兄弟别离之情.
答案:
(1)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第二联抒发诗人被贬谪的愤懑愁苦之情.以“六千里”“十二年”表明贬谪地点之远、时间之长.以“万死”“投荒”渲染处境之艰难,抒发抑郁不平之气.
(2)①对比:以诗人居住的柳州地区瘴气弥漫的恶劣环境,对比堂弟所去之地,突出悲凉之感.
②想象:诗人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情深意切,梦境迷离.
③虚实结合:眼前的瘴气与想象中的洞庭春尽,今日的柳江分别与梦中的郢地团聚,虚实结合,已经迷离却又情深意浓,十分感人.
译文: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赏析:
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第二联集中表现作者被贬窜南荒的愤懑与愁苦.
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愤慨的.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扬,蕴愁其中:由于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这稍见亮色的描述中先笼罩了一层哀愁,十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古往今来,这“郢树烟”似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骚人趋之若鹜,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让所有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地大失所望.这“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如运用比喻的修辞,前一句,描写自己所处之地,瘴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地险恶;后一句,形象描写了洞庭春色已尽,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相隔兄弟别离之情.
答案:
(1)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第二联抒发诗人被贬谪的愤懑愁苦之情.以“六千里”“十二年”表明贬谪地点之远、时间之长.以“万死”“投荒”渲染处境之艰难,抒发抑郁不平之气.
(2)①对比:以诗人居住的柳州地区瘴气弥漫的恶劣环境,对比堂弟所去之地,突出悲凉之感.
②想象:诗人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情深意切,梦境迷离.
③虚实结合:眼前的瘴气与想象中的洞庭春尽,今日的柳江分别与梦中的郢地团聚,虚实结合,已经迷离却又情深意浓,十分感人.
译文: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赏析:
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第二联集中表现作者被贬窜南荒的愤懑与愁苦.
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愤慨的.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扬,蕴愁其中:由于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这稍见亮色的描述中先笼罩了一层哀愁,十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古往今来,这“郢树烟”似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骚人趋之若鹜,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让所有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地大失所望.这“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洞有7米深,一只蜗牛在洞底下拼力向上爬,白天能爬上3米,到晚上不但不能往上爬,还要滑下1米,这 2020-05-17 …
谁认识一种是在柳树上长的一颗柳树的树枝上长了很茂盛的一撮青绿色的树枝还结有红色豆粒大小的果实?是在 2020-06-25 …
白天,穴居在洞中的蜓蚓遇大雨,常常会爬出洞口,其主要原因()A.洞内缺少氧气B.洞外有食物C.洞内 2020-06-26 …
白天,穴居在洞中的蜓蚓遇大雨,常常会爬出洞口,其主要原因()A.洞内缺少氧气B.洞外有食物C.洞内 2020-06-26 …
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有一种细腰蜂,在沙地上掘穴产卵后就将洞口封住,卵在洞中发育为幼虫。 2020-06-26 …
有一个人,在荒岛上取得淡水.他先在沙滩上挖掘一个深一米的洞,在洞的中央放置一个容器.然后.在洞口盖 2020-06-26 …
小学生按要求写句子1.蟋蟀在洞前又叫起来了.(写成拟人句)2.柳树叶吐芽,鲜花盛开,难道不是春天来 2020-07-01 …
这两句对联题目?山重水复疑无路其实别有洞天;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真神仙人家.源自()的《》三个出自本文的 2020-12-02 …
一个狐狸看见山洞里很多食物,洞口很小,狐狸进不去,在洞口饿了3天3夜,然后进去了,狐狸一直吃,一直吃 2020-12-02 …
从下面的字中选择合适的填在“------”上天霜席山染画洞庭春尽水如(柳宗元)清歌一曲月如____(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