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位历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选拔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科举制度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了比任何其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位历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选拔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科举制度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
(1)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2)宋代的科举制与隋唐创设时期相比,有了哪些完善的地方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科举制度有哪些积极的历史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爵禄的特权,按军功授权.
2、东汉末年,曹操发布“唯才是举”令,不论门第高低,凡有“治国用兵之术”者皆可以做官.
3、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制度,按门第高低分享政治权利,高门士族世代任高官.
4、隋唐科举制,要考试办法选拔官吏.
5、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使品学优秀者不经科举考试直接任官.
6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2)
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经过逐级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再由吏部试以“身、言、书、判”,然后授以官职.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地吸收人才.科举制度在代替九品官人法等选拔方法方面,曾起到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因此,它一经出现,便成为主要的选拔官吏制度,以后历代奉行不替.
科举是分科举拔人才的意思.唐代取士的科目很多,但从种类上讲只有贡举和制举两种.贡举由礼部主持具体工作,有进士、五经、明经、明法、明策等;武则天时又开武举,由兵郁主持具体工作.制举亦名特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定科目,不定期举行.在众多的科目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有唐一代,从此两途出身为宰相的有142人,占宰相总数38.6%.当时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很小,进士科尤为难考,“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次之,得第者十一二”.
“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选补”.宋代士人经过考试及第便取得做官资格,不必再经由吏部加试.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如在省试之后,增加一场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实行“糊名”、“誊录”;不准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主考官和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另派考官,实行“锁院”杜绝交通等方法,以减少作弊的环节;并且扩大录取名额,减少门第限制,更广泛地吸收各阶层的知识分子,以扩大统治基础.由于不论何等阶层的知识分子,只要进士及第便被委派为官,“不数年,辄赫然显贵矣”,因此科举成为当时猎取功名的主要途径.宋代已经有了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中状元、榜眼和探花者均为当时朝野仰羡的人物.
(3)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位历史学家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化学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都发  2020-05-17 …

哪种科学对人类贡献多我觉得那些管理类的,关系什么的学科没有物理化学那些对人类的社会贡献大,你觉得呢  2020-06-05 …

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分别举出化学科学的发展  2020-07-06 …

针对自17世纪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速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  2020-07-12 …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和一些自然科学著作,因为  2020-07-30 …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  2020-11-15 …

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过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所  2020-11-21 …

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区别,研究哲学的人是不是其数学能力都很好,..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区别,研究哲学的人  2020-11-21 …

严复在某译著中说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材料信息反映出()A.社会发展  2020-11-23 …

英语翻译科学的脚步走到今天,回望科学上的每一次成就,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自从19世纪科学家打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