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老人与树老人孤独地坐在门口,眼望着空荡荡的柏油马路,抽了一瓶又一瓶老旱烟。他在思念一棵树,一棵四十年前亲手种植的核桃树,如今早在这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人与树    老人孤独地坐在门口,眼望着空荡荡的柏油马路,抽了一瓶又一瓶老旱烟。
    他在思念一棵树,一棵四十年前亲手种植的核桃树,如今早在这马路下成为一段历史。
    “桃三年,杏四年,想吃核桃十八年。”老人年轻时身体壮,味口好,总想吃吃这成长十八年才开花结果的核桃,便不顾“核桃树结了果,栽核桃的死了人”的传言,硬是在自家门口栽了一棵。
    核桃树成活了,开花了,结果了,老人依旧活得好好的。当老人微笑着打下第一颗核桃,送给他不知“幸福”是什么东西的老伴时,老伴快活地笑成八岁的小女孩。
    核桃结果的第二年,一群喜鹊飞来,在上面垒了一个巢,喳喳喳地叫个不停。邻居惊奇不已,核桃树上扎喜鹊,这可是难得的好事情,必有吉兆。果不出所料,当年七月,老人那挺着大肚子的儿媳妇顺利生了个双胞胎。
    这是一棵神树,村里人都说,免不了在下面垒几块大石头,摆一个香案,系几匹红绫,逢年过节烧几柱香,祈求树神保佑。
    那时村里还很穷,人少,屋矮,文化落后,但人情味浓,浓得如同村前那座灌木层层的大山。有了这棵神树,老人自然成了大善人,树上结的果实也成了大家的神果,每年成熟时由老人统一拿长竿打下来,送给全村人作为神的礼物祈求庇护。
    老人一生拉扯了四个儿子,个个都肥头大耳,一副官相,只是后来当官的只有一个半(大儿子当了村长,也算半个官).但就这在村里已是非常了不起。“这是树神的庇护”,村人都这么说,老人更是乐开花,对这棵树更情有独钟。每天都要在树底下转三圈,看看树上生虫了没有,被人损坏了没有。喜鹊每年来到这里,都要在树上欢聚一堂,欢喜一番。
    老人一家也每年春秋之交团聚树下,听鸦雀微鼾,夜风暖吹,举杯畅饮,令全村人羡慕不已。都说“多子多福,神的赐予”。
    但好景不长,孙子一个又一个,羊羔般出生了,猪娃般长大了,上学的上学了,娶媳妇的娶媳妇了,家里一年比一年紧张。当兵的长孙复员回来了,思想进步了,立志要破除这封建迷信思想。“什么神树不神树,完全是糊弄人,要想富,先砍树”。老人坚决反对,但孤掌难鸣,最后同孙子达成一项协议:不砍树,但收回树的所有权。
    这年秋天,核桃树底下的香案拆掉了,树顶的喜鹊窝捣掉了,核桃不再作为神的礼物在每家桌子上出现了。长孙作为核桃树的合法继承人,将核桃一五一十地换成了钞票。看着孙子点钱时的得意劲,老人打心底不舒服。“娃呀,不能为了钱而冷了左邻右舍的感情。”孙子将眼睛瞪得滚圆:“什么感情不感情,发展才是硬道理。”
    喜鹊不再树上盘旋了,老伴吃着商品化的核桃,再也看不到当初的笑脸了,第二年就殁了。临殁前望着核桃树,一言不发,只是苦笑。
    第三年,老人的小儿子当了本乡的乡长,头回回家便给当村长的大哥上了一课,什么“拓宽思路,敢于发现,大山就是一座宝库”,什么“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不能因循守旧,在几亩薄田上下功夫”。说得老大动了心,第二天便召开全村村民大会,进行致富总动员,说得年轻人心醉,老年人心碎。
第三天,第一批“科技致富领头人”上山了,满载而归,第四天、第五天更是不用说。年终村里一统计,哇塞,人均收入翻一番,乡上奖,县上奖,老大一时成为全县的名人。
    只有这一批顽固不化的老人们,瞅着全村喜洋洋的面庞,大山日渐憔悴的身影,摇头叹息“作孽啊,作孽”。
    富起来的人们不甘于守着老屋,纷纷盖起了大瓦房,买起了大解放。车多了,人忙了,旧日的黄土路不能适应日渐发展的社会需要,修路成了全村人的一致愿望,也成了老人最大的心病。因为核桃树就在路侧,是路上最大的障碍。
    但全家人一致通过砍树,全村人除了几个“老封建”也一致通过。核桃树终于在众人的呐喊声中发出一声“轰”响,倒下了。最后一只喜鹊,绕着满地的枝叶,盘旋三圈,发出几声悲鸣,飞向远方。
    老人在树倒时走上大山,跪在新翻起的泥土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了个天旋地转。
    是年春,全村柏油马路建成。是年夏,满目创伤的大山再也找不到换钱的东西了。是年秋,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雨整整下了三天,巨大的泥石流从山谷间涌出,淹灭了全村三分之二即将收割的麦子,冲垮了村头新建的三间大瓦房。
    村人悲呜,不知所措。“是树神怒了”,有人惴惴不安,在核桃树的遗址上烧了一堆纸钱。
   只有老人沉默不言,无动于衷,蹲在门口,老旱烟抽得“吱吱”作响。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文中写核桃树的历史与曾经对村里人的贡献的部分语言平实自然,然而在朴实无华中却确蕴含了老人对核桃树无比深厚的情感。
B.文中的老人孤独无助,年轻人把他们当做老顽固,作者借此批判了当前社会中那些不仁不孝的子女,意在唤醒全社会的关注。
C.老人满怀期待地栽了一颗核桃树,这颗核桃树开花结果了,给老人带了人生的希望与满足,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这棵树成了封建迷信的代表,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老人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变化,并对这一变化感到忧虑无助。
D.老人的老伴和村里的一些老封建的老人们,面对日益憔悴的大山和被砍的核桃树,都在那里痛心疾首,他们担心儿孙们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E.小说多次写到核桃树上的喜鹊,树上的喜鹊由多到少,再现了村民和大自然和谐的程度,喜鹊最后飞走了,也就预示着大山的动物失去了他们曾今的家园。
(2)“那时村里还很穷,人少,屋矮,文化落后,但人情味浓,浓得如同村前那座灌木层层的大山。”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小说中老人的形象。
(4)是村民的封建迷信导致了这场灾难吗?你是如何看待村民的迷信的呢?请结合小说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B、“作者借此批判了当前社会”错误理解小说主旨;C、“老人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变化”错,小说中老人对这一变化感到困惑不安;D、“他们担心儿孙们会受到神灵的惩罚”理解片面.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及含义到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文章的核心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概括.可以从句子的修辞手法,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这一句话在结构上呼应上文,开启下文,为下文老人把神果分给乡亲们做具体的铺垫,同时引发一种思考,让读者意识到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结合小说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于小说情节有关联的一些句子,再就是与人物描写相关的一些句子.老人把神果分给乡亲们,一方面是突出老人的关爱家人,服务乡民的善良品质,另一方面,则是凸显老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生态观.老人面对当下社会人对大山的过度开发的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基本能力.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原因主要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节的内容是相辅相成,还是矛盾的对立,然后这些情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实际上要求学生理解封建迷信给村民带来的社会灾难,这实际上是村民封建落后,封闭无知的具体体现,作者这样写实际上是表明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生态环境平衡,可持续发展为生活理念.

答案:
(1)AE
(2)结构上:呼应上文,引起下文,“文化落后,”照应上文的村民把树当神树,  “但人情味浓,浓得如同村前那座灌木层层的大山.”开启了下文,为下文写老人把神果分给乡民和儿孙辈开发大山做铺垫.情节上写人情味的浓郁、大山资源的丰富与后文村民遭受的灾难形成对比,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内容上作者通过这句话暗示了主题:批判了村民们文化落后,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①关爱家人,友好乡邻,善良;②勤劳,有梦想,有着朴实的与万物和谐共处的思想即朴素的生态观,但面对年轻人错误的思想还是不能坚持己见;③内心孤寂,对经济浪潮下村民过度开发大山的现实的无奈.
(4)①不是村民的封建迷信导致了这场灾难,而是村民文化的落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过于激进导致的.
②村民的迷信带有朴素的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地理生态环境既然是人类的生存空间,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已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因而传统文化中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作用,这种功能往往被习惯法所规范,甚至披上一层宗教外衣.对于这种情况,绝不能简单地、不加分析地被视为宗教迷信而一棍子打死,而应当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去发掘这种文化功能,去掉其宗教外衣,增加其科学内涵,使它在现代化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