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

题目详情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

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

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年到2000年:

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

万钢(现任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表格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4分)

(2)根据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留学情况。(1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中国原来几乎没有出去留学的,因为清朝一向以天朝大国自居,虽然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统治者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心态,逐步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中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虽然人数少,影响不大,但毕竟有了开始,故谓“拓荒”。(4分)

(2)新动向:留学苏联。(2分)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以极大的鼓舞。(2分)

作用:加快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人才。(2分)

(3)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14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酌情给0——3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酌情给4——6分。

能单纯从一个线索或材料得出相应结论:如从留学方向的变化情况得出相应结论;或从留学人数的变化情况得出相应结论;或从留学生代表看历史影响的角度得出相应结论;或单纯从一个历史时期的留学方向、人数、留学生代表的情况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酌情给7——9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特征的相关结论或关于影响的相关结论。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10——12分。

能通过多个线索或材料,得出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特征及影响的相关结论,并通过对中外历史背景变化的分析对上述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拓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酌情给13-14分。

能在第四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提炼或概括。如从以下角度抽象归纳出规律性知识:如何客观看待西方侵略的影响、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人才与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