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杨绛写完人生这部大书“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杨绛 写完人生这部大书
     “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96岁高龄时,杨绛清醒而冷静地写下这些思考,她把人必然的归宿称为“回家”。
  如今,这位与辛亥革命同年,走过105栽风雨的老人,终于写完人生这部大书,留下她的文字,她的思考,她的风骨与情怀,任后人沉思与缅怀。
  2014年,9卷本《杨绛全集》出版,卷首的“出版说明”中,编者写道:“这些跨度长达80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时代的演进轨迹,也展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的确,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杨绛创作的散文、小说、戏剧、文论和翻译的作品在读者中影响广泛。
  抗战期间,生活在上海沦陷区的杨绛就写下喜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她曾谈到写作缘起:“如果说,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老百姓,不妥协、不屈服就算反抗,不愁苦、不丧气就算顽强,那么,这两个喜剧里的几声笑,也算表示我们在漫漫长夜的黑暗里始终没丧失信心,在艰苦的生活里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杨绛一生笔耕不辍。杨绛的文字是朴实的,叙述从不夸张、渲染,可文字表现力是如此之强。看杨绛手稿,从她涂掉的手迹,能看到她总在追求文字的准确、洗练,精益求精,她在用写作守护中国文化。
  1932年,杨绛与钱钟书相识。多年后她这样写道:“我与钱钟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一见钟情,姻缘前定。从此两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走过半个多世纪,他们的爱情与婚姻,成为世人眼中的传奇。
  在她的眼中、笔下,钱钟书“非常孩子气,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在散文中,写了许多与钱钟书互敬互爱的趣事,正是从这些文字中,读者窥见了这一对大知识分子自甘淡泊甚至苦中作乐的日常生活。她说自己:“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绎。”她这样描述眼中的丈夫:“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在《我们仨》中,杨绛写道:“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过日子。“’1997年春,女儿钱瑗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唯余杨绛孤身一人。她将3人的点点滴滴,写成长篇散文《我们仨》.“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这部作品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至今畅销不衰。
  晚年的杨绛闭门谢客,在斗室中写作。杨绛先生百岁的时候和《文汇报•笔会》有一个“坐在人生边上”笔谈,她说:“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一百年,能守住自己的小天地,守住平静的生活并不容易,但杨绛先生做到了。她在《隐身衣》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似乎可以作为“人生边上”最好的注脚:“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读了这段话,我们终能明白杨绛先生为何爱读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身在陋室,她仍心怀天下。她的写作、她设立的“好读书”奖学金,都表明她在以一种特殊的姿态,关注着时代,思考着人生。钱钟 书去世后,杨绛以她和钱钟书的名义在母校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捐出了钱钟书的《围城》、杨绛的《洗澡》《洗澡之后》以及文集的稿费,总额已近两千万元 ,以此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一套《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是杨绛家珍藏的一批晚清文人的信札。这批东西很珍贵,她捐给了国家历史博物馆。该书出版时,她没有要一分钱的底稿费,只提了两点要求:“第一把书做好,第二定价不要太高,让普通读者能够买得起,读得到。”
(摘编自2015年5月25日《光明日报》作者:付小悦饶翔)
【相关链接】
    “钱钟书夫人”是杨绛的终身职务和最响亮的称号。1994年,在杨绛的力促下,钱钟书编定了自己的《槐聚诗存》,杨绛把全书抄完后,钱钟书拉起妻子的手说:“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文革”开始后,有人又把钱钟书早已查清楚的“黑材料”贴出了大字报,扬绛贴了一张小字报来说明真相。红卫兵小将拉她上台批斗,她跺脚说“就是不是事实!”结果被游街批斗。
(《杨绛高贵、生动而精湛的灵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杨绛全集》收录了杨绛80年的作品,出版时,杨绛在卷首语中说:这些作品既反映了时代的演进轨迹,展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B.杨绛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喜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表现了中国军民不妥协、不屈服的反抗,不愁苦、不丧气的顽强和始终没有丧失信心的乐观精神。
C.当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杨绛把一家三人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重温一遍”,写成了长篇散文《我们仨》,以图“和他们再聚聚”。
D.杨绛晚年闭门谢客,仍心怀天下。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她和钱钟书的名义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捐出两人的稿费,总额已近两千万元。
E.杨绛家珍藏了着一批晚清时期的亲友之间往来的珍贵信件,她将这批信札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要任何稿费,并无私地捐赠给了国家历史博物馆。
(2)钱钟书评价妻子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作简要分析。
(3)文章以“杨绛写完人生这部大书”为题,有什么特别的含意?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4)杨绛先生爱读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表明她怎样的人生追求?请联系原文,谈谈你对杨绛先生这种人生追求的思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厘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A、“卷首语”是编者在“‘出版说明’中写的”;B、表现的不是“中国军民”,而是“沦陷在日寇铁蹄下的老百姓”;E、《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是“晚清文人”的信札,并非杨绛家“亲友”写的信件.故选BD.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本文在解答时需要总体概括出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相濡以沫的一生;钱钟书的孩子气;杨绛先生的才华性,笔耕不辍的勇气和决心.
(3)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标题的含义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原因主要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文学作品标题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节的内容是相辅相成,还是矛盾的对立,然后这些情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杨绛写完人生这部大书”对于这个标题的理解,需要把握“人生这部大书”的含义,侧重分析杨绛先生的人生历程.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此题后者的综合,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前者,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用文中的材料论证.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现实进行论证分析,做到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把握杨绛先生的人生思考,侧重于对特淡泊名利人生的思考和礼赞.

答案:
(1)BD
(2)“最贤的妻”表现在:①她与钱钟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两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走过半个多世纪.②在她的眼中、笔下,钱钟书“非常孩子气,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说:“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她爱丈夫,胜过自己.她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③写《我们仨》纪念逝去的丈夫和女儿.④“文革”中,杨绛用小字报来说明真相,为钱钟书澄清事实,结果被游街批斗.“最才的女”表现在:①杨绛是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创作的散文、小说、戏剧、文论和翻译的作品影响广泛.②杨绛一生笔耕不辍,文字表现力强,她总在追求文字的准确、洗练,精益求精.(6分,每答对1点1分)
(3)①杨绛105岁的人生,历经风雨洗礼,就像一部书.(2分)他的一生,留下了她的文字、她的思考、她的风骨与情怀,让后人沉思,从中汲取营养.(1分)②杨绛的全部作品,汇聚起来也是一部鸿篇巨著.(2分)无论是喜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还是长篇散文《我们仨》,都反映了时代演进的轨迹,展示了爱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揭示了她热爱家人、热爱生活的情怀.(1分)
(4)表明杨绛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2分)杨绛一生致力于学术,不追求名利,只为心中梦想,做一个纯粹的人,隐于世事喧嚣之外,守着自己的一方平静天地.晚年闭门谢客,著书立说;设立“好读书”奖学金,鼓励贫困大学生读书报国.(3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诱惑,一些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最终得到的却是身与名俱裂.因此,越是生活富 裕的时候,越要有高雅的生活情趣、高尚精神追求,淡泊名利,超然物外.(3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将52名志愿者分成A,B两组植树,A组种150捆白杨树苗,B组种200捆沙棘树苗,两组同时种将52  2020-05-23 …

学校在植树活动中种了杨树和杉树两类树种,已知种植杨树的棵数比总数的一半多56棵,杉树的棵数比总数的  2020-06-21 …

学校在植树活动中种了杨树和杉树两类树种,已知种植杨树的棵数比总数的一半多56棵,杉树的棵数比总数的  2020-06-21 …

学校在植树活动中种了杨树和杉树两类树种,已知种植杨树的棵数比总数的一半多56棵,杉树的棵数比总数的  2020-06-21 …

学校在植树活动中种了杨树和杉树两类树木,已知种杨树的棵数比总数的一半多56棵,种杉树的棵数比总数的  2020-06-21 …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3月12日是植树节,某校在植树活动中种了杨树和杉树两类树种,已知种植杨树的棵数比总  2020-06-21 …

我校六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共种杨树和柳树104棵,其中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倍还多20棵,六年级各  2020-07-18 …

学校操场上有三种树,其中杨树占全部的2/5,槐树比柳树的3/5多8棵,如果柳树再多种4棵,就和槐树  2020-07-24 …

王庄种松树360棵,比种的杨树多1/3.问王庄种杨树多少棵?杨树=360*(1-1/3)=360*2  2020-11-22 …

五年级的同学种杨树和柏树,一共种了120棵,种的杨树的棵树是柏树的5倍,杨树和柏树各种了多少棵?(用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