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物格者,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余之谓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余,则知之在我者,亦随所亦诣而无不尽矣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物格者,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余之谓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余,则知之在我者,亦随所亦诣而无不尽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 里精粗无不致,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致也。 |
—— 《大学章句》 |
材料2: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心之良知,是谓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致之者,圣人也;勉强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者,愚不孝也。愚不孝者,虽具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在也。苟能致之,即与 圣人无异矣。 |
——《大学问》 |
(1)材料1主要体现了朱熹“格物致知”的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 (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2反映了王守仁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相比, 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感悟。 (3)“穷理”,朱熹把体认“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 (3)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突出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心学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故致知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字词意思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 2020-05-14 …
自谓尽之的谓是什么意思 2020-06-06 …
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 2020-06-10 …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尽善尽美和同归于尽的尽分别是什么意思 2020-06-18 …
英语翻译“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 2020-06-18 …
古文阅读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 2020-06-24 …
薛谭学讴文言文,翻译,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薛谭身上薛谭学讴文言文, 2020-07-10 …
根据材料:“薛谭学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问,秦青弗止,饯行于郊,抚琴悲歌,声振林木 2020-07-10 …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料:估计B.若不阙秦 2020-07-11 …
(9分)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