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什么树呢?”“桂树。”我们都面面相觑了,①倏忽间,哪儿
|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①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面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人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②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③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 ④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 (1) | 根据上下文,为文中画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使上下文意思连贯。 | | (2) | 作者运用想像,描写了月宫中的情景“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句描写月宫中的情景的古诗文。 | | (3) | 对画线句,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笔法巧妙,使人如身临其境,月上、人间感觉沟通,进入了无比美好的境界。 B.奶奶给我们每人一小杯甜酒,并说每人都有一个月亮,实在是极有创意的做法,解决了争执,又给了我们独特的体验。 C.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了杯中月影的可爱,把它“喝”下去,藏在心里,完成了一次美的升华。 D.奶奶进一步引导我们去寻找月亮,因为她不希望我们由于想独占月亮而变得自私起来。 | [ ] | | (4) | 说说“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