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夜宿乌镇朱希和①我是在谷雨之后走进乌镇的。高速公路两边的青山绿树烟湖和被称为“江南”的无锡、苏州、嘉兴、杭州都在身后淡远,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都市的繁华早已厌倦,我的

题目详情
夜宿乌镇
朱希和
    ①我是在谷雨之后走进乌镇的。高速公路两边的青山绿树烟湖和被称为“江南”的无锡、苏州、嘉兴、杭州都在身后淡远,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都市的繁华早已厌倦,我的目的地是心仪已久的乌镇--那个目前还相对古朴的江南水镇,那个孕育了茅盾、老通宝和春蚕的小镇。
    ②进入乌镇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立刻给我一种江南水乡风韵的惊喜。明清建筑“屋檐相连、沿河而居”,过街砖拱洞横跨其间,精致的石拱桥、河埠头随处可见,老屋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居民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仿佛还有一点茅公笔下老通宝养蚕的味道。最迷人的是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
    ③在石板桥上踱了几个来回,夕阳不经意间便滑落下去,倏然暮云四合,那一种幽暗我无从表达。我去过无数江南小镇,同里、周庄、西塘、南浔,无非是狭窄的老街,风情的茶楼,有点大同小异,而乌镇是不一样的。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
    ④晚饭后我去夜游,这是乌镇最富于诗意的时刻。走在小河边、深巷里,深吸一口,都会闻到一缕南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幽暗气息;若再转悠到蚕室、缫丝间或传统的印染作坊,你又会与幽暗不期而遇--蓝印花布垂天而下,蓝色的幽暗之下,你的心也变得幽蓝了。少年太子早已死去,但他精心编纂的《昭明文选》却依旧存活下来,被小镇之外普天下的读书人视为瑰宝。那个生于斯地名叫沈雁冰的文人,无数次走过小镇,他看见了运载蚕丝、棉布的木船以及林家铺子里楚楚动人的女孩,嗅到了子夜里散发的腐朽气味。然后,他也消失在岁月的迷雾里,他的那幢用《子夜》稿费修葺的故居,成为游客们窥视并评说功过的景点。暗夜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勾勒出木屋和石桥的轮廓,那些明清建筑在新雨后仿佛被洗净了的器物,它们的细节被微光放大后点燃,甚至那些青瓦、木纹和窗页的转轴,都在蜿蜒的明暗中悄然显现,像雾气一样弥漫在古镇,向过往的岁月无限延伸,仿佛都在暗溢出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⑤在暗夜里看沿河泛舟,是西栅最迷人的景象。船橹的咿呀声,混合着水被划动的声响,构成了声音细小的社戏。小船穿越被泛光灯照亮的窄街、游廊、高低错落的屋檐和爬满青苔的石阶等等,犹如穿越制作精美的电影布景。西栅没有酒肆的喧闹,小鼓发出的乐声,也没有歌女的低吟浅唱,只有岁月嬗递时偶有的时尚之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上。智慧的传承伴随着脉脉书香,在这里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一位儒雅的长者站在桥上对我说:“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犹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晨光中一支摇曳的玫瑰。”
    ⑥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很快就醉入了梦乡。夜梦里,我于烟雨濛濛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寻找那江南二胡的一抹忧伤。与其说是寻找二胡的一抹忧伤,还不如说是寻找江南文化的残梦。忽又觉得天上飘起了细雨,我撑起一柄油纸伞,倘佯在杏花春雨的小巷,却始终未寻见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我这才明白,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我不仅是惆怅,更多的是伤感。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光彩,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
(1)文章第③段说:“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乌镇“古朴的幽暗”的?
(2)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从全文来看,文章第⑥段写作者的梦境有何作用?
(4)请说说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为那种重要词语的含义.根据前一句话的表述,这句话是解释乌镇与同里、周庄、西塘、南浔等镇不一样的地方,点明了乌镇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古朴的幽暗”一方面指的是乌镇的建筑特点:色泽上的幽暗,另一方面,依据作者夜游乌镇的目的分析,还指乌镇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这个意思.
(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经对句子进行分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夜下的乌镇美丽景象,点明了乌镇古朴、典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乌镇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最后语段的作用.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总结.内容上,通过分析句中“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逐渐消逝的伤感;结构上,同开头语段中的“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那个目前还相对古朴的江南水镇,那个孕育了茅盾、老通宝和春蚕的小镇.”形成鲜明照应,又为下文抒发作者的心声做铺垫.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作者为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而感伤,可结合原文“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光彩,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进行阐发,点出二者的关系.
答案:
(1)(4分)一方面指乌镇建筑古色古香、色泽幽暗(2分);另一方面指古老的乌镇文化历史底蕴深厚(2分).
(2)(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乌镇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仍然能保持其原始古朴的风韵和古典的美丽风情,(1分),表达了人们对乌镇的喜爱和赞赏.(1分)
(3)(4分)作者通过寻找江南文化的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逐渐消逝的伤感,(2分)既照应了开头江南正在远逝(首尾呼应)(1分),又为下文发出拯救江南文化的呼声坐着了铺垫(引出下文拯救江南文化的呼声).(1分)
(4)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古典文化的积淀之上的,(现代文明不可能超越古典文化而独立存在)(2分)作为现代人应保护和珍惜包括江南古镇在内的古典文化,丰厚现代文明的底蕴,以达到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1分)二不能使古典文化变得“虚无破碎”,甚至消逝.(1分)
看了夜宿乌镇朱希和①我是在谷雨之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