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醉书斋记清•郑日奎①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置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琴磬麈尾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①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置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②莆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睍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页,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③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惝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放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但为李白妇、太常妻不易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1)可填入第①段□处的词是___
A、也              B、耶               C、矣              D、焉
(2)用“/”给第①段画线句断句。
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
(3)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根据本文,作者给书斋取名“醉”的理由是什么?
(5)从写作手法角度,简析本文和《项脊轩志》的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根据句意,“在”后缺少宾语,因此,要填的这个词语要有宾语的作用,因此只能选“焉”,作兼词,“于之”.
(2)“之”为代词,指代“香炉茗碗”,因此“香炉茗碗”与“之属”为同位语,再根据前文“一置笔墨,”可知,“属”后断句;再根据前文“几二”可知,“竹床一”后断句.句子断句为: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句子翻译为: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椅,用来坐.
(3)句式特征比较名词,运用的都是一些短句,且句数较多,又是排比句.短句和排比句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增强表达效果.答题时先指出句式特点,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答本题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自己的角度,自己喜欢读书,二是从妻子的角度,妻子对自己的嗜书如命是支持的.
(5)分析写作手法,首先指出写作手法,注意本题需要综合两篇文章分析.两篇文章都是写人的,可以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去分析.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手法的体现及其作用.如这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

答案:
(1)D
(2)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
(3)此句是排比句、短句,运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整个句子读来郎朗上口,语气强烈.
(4)①自己嗜书如命;②妻子对其“醉书”支持有加.
(5)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项脊轩志》中对大家族的描写,从庭院的变化入手,表现了大家族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本文对自己嗜书如命的动作描写,形象生动.
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项脊轩志》中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本文中对妻子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妻子的幽默.

参考译文: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椅,用来坐.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zhǔ)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熟睡在地上.
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诗文,不比沉溺于女色好?于是她笑着回答说:“像你说的沉湎于诗文也是很好的.”于是不我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醉书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