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沧浪亭记〔宋〕苏舜钦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倚,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略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东顾草树郁然, 阜广水   崇:高高的

B.

并水得 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微:小

C.

访诸旧老          访:拜访

D.

不亦 哉          鄙:目光短浅

(2)

下列句子,全都表现作者鄙视官场的一组是

①扁舟南游,旅于吴中

②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③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④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⑤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⑥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

[  ]

A.

③⑤⑥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也暗示其被罢官后的愤懑和郁闷,为后文买地筑亭以及文末的议论作铺垫。

B.

“沧浪亭”周围景色优美,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没有穷尽的竹林,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优美的景色令人陶醉。

C.

作者常常到“沧浪亭”上游玩,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乐而忘归,其乐融融。这反映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D.

全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笔墨酣畅,转合自如,前有铺垫,后有照应。触景生情,由情入议,浑然一体。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C;2.A;3.C;
解析:
(1) 访:询问。 (2) ①所述内容与题干无关;②④两句是景物描写。 (3) 原文是说“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因而文中并没有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4)   (1)形体已经得到了休息,那么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   (2)古代有才有德的人,因失意而忧闷致死的很多,这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因为获罪而遭贬,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乘船南游,在吴地旅行。起初呆在在屋子里。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不能办到。   一天路过学宫,向东看,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情形。我很喜爱,来回地走,于是用四万钱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影子会合于轩户之间,尤其同风月最为协调。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中就非常洒脱自在,以至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这里人迹罕至,我只有与鱼、鸟同乐。在这里,我的形体已经得到了休息,进而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见识太短浅了吗?   唉!人本来是动物。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古代有才有德之士,因失意而忧闷致死的很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境界,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