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喀斯特地貌有哪些常发生的地质灾害?2.中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哪里?

题目详情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喀斯特地貌有哪些常发生的地质灾害?
2.中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哪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作用以外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砾岩、角砾岩、砂岩)、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
石芽和溶沟 喀斯特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和冲蚀所形成的沟槽间突起与沟槽形态,是喀斯特区山坡上和盆地里常见的一种凹凸不平的地形.水的溶蚀和冲蚀,以及植物的作用,使岩石层面和节理处开始形成微小的沟槽,以及加深扩大的沟、小盆、斗和不
规则坑等,统称为溶痕.溶痕加深成为沟槽形态,称溶沟;沟槽间的突起称石芽.溶沟宽十余厘米至2米,深由数厘米至3米,长度不超过深度5倍者为溶沟,大于5倍者为溶槽,其底部往往被土及碎石所充填.被溶沟分割残存的、高度不超过3米的石芽,常分布在斜坡上.当石芽
全被溶蚀残余堆积物──红土所掩埋,则称为埋藏石芽.
石林 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厚层质纯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形体高大的沟间耸岩.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热带石芽的一种特殊形态.石林之间有很深的溶沟,沟坡垂直,坡壁上有平行垂直凹槽,以中国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 ,相对高一般20米左右,大者达50米.在有些喀斯特盆地里和喀斯特高原上, 满布的石芽和溶沟使地表崎岖不平,称为溶沟原野.
落水洞 流水沿裂隙进行溶蚀、机械侵蚀以及塌陷形成的近于垂直的洞穴.它是地表水流入喀斯特含水层和地下河的主要通道,分布于喀斯特洼地的底部,也有分布在斜坡上.其形态不一,深度可达100米以上,直径很少超过10米.中国各地对落水洞称谓有无底洞、消水
洞、消洞等名称.落水洞进一步向下发育,形成井壁很陡、近于垂直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又称天然井.
喀斯特井 是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垂直通道,也可以由非落水洞形成.落水洞往往是喀斯特漏斗的雏形,而漏斗进一步发育可扩大为喀斯特洼地和喀斯特盆地.
干谷和盲谷 喀斯特区干涸的河谷和没有出口的地表河谷.干谷又称死谷,其底部较平坦,常覆盖有松散堆积物,沿干河床有漏斗、落水洞成群地作串球状分布,往往成为寻找地下河的重要标志.成因很多,中国南方的一些喀斯特谷地,或因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下渗,使原来的喀斯特谷地成为干谷,或因地表曲流段被地下河袭夺,地表留下弯曲的干谷.中国北方喀斯特地区一些河谷,在洪水季节是地表河,在枯水季节则成为干谷.喀斯特区的地表河下游消失于落水洞或溶洞中,成为无出口的河谷,称为盲谷,又称断尾河.常发育于地下水水力坡降变陡处,是地下河夺走地表河所致,因此在地表水没入落水洞的上方为一陡壁.由喀斯特陡壁下流出的喀斯特泉或地下河,在地表出露形成的河流,称为断头河.
喀斯特丘陵 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起伏不大的石灰岩丘陵.相对高差通常在100~150米左右,坡度不如峰林陡,小于45°,已不具峰林形态.它与喀斯特洼地组合成亚热带喀斯特区的主要类型,以中国黔北、鄂西、川东为典型.若在新构造运动上升区,河流强烈下切,侵蚀作用加强,使丘陵、峰丛、峰林被切割成为陡峻的喀斯特山地.这些山地的相对高差可达数百米以上,顶部和上部喀斯特形态显著,半山腰则多出现悬挂泉水或暗河出口的洞流,山坡上石芽裸露,山体下部侵蚀作用显著,有喀斯特悬谷分布.
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看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