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就是教条者。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织成丝网。而蜜蜂却是采取中道的,它在庭院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

题目详情

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就是教条者。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织成丝网。而蜜蜂却是采取中道的,它在庭院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而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哲学的真正任务就正是这样,它既非完全或主要依靠心的能力,也非只把从自然历史和机械实验收来的材料原封不动,囫囵吞枣地累置于记忆当中,而是把它们变化过和消化过放置在理解之中。这样看来,要把这两种机能即实验的和理性的这两种机能,更紧密地和更精纯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有很多的希望。(摘自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工兵》)

     上述文字是如何体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的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材料中“采集材料”和“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即把“实验的和理性的两种机能”结合起来,说明了这一点:(2)要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既要反对像蚂蚁的实验家,因为他们只“采集和使用”现成材料,“原封不动”地“累置于记忆当中”;又要反对像蜘蛛的推论家、教条者,因天他们“完全或主要依靠心的能力”。  
提示:
此题主要考查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及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两个基本条件的。本题通过培根的一段话形象地体现了这两个条件。
看了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听课活动作业怎么做?1.听了讲座以后认为家庭和学校如何合作.才能共育英才?2.听了  2020-07-10 …

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站着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议论文8  2020-07-25 …

他来自一个贫寒的家庭,为省下每次坐车的9元钱,他坚持跑步30公里往返于家庭和学校,两年来跑了2000  2020-11-14 …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所以我们A.最好永远呆在家里B.最好一直留在学校里读书C  2020-11-22 …

修改病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才家庭和学校教育首先应将孩子的自立精神培养放在首位1.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  2020-11-2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教育首先应将孩子的自立精神培养放在  2020-11-24 …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  2020-11-25 …

青少年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各种手段中,最权威、最有效的是()A.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B.寻求新闻媒体的帮  2020-12-0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  2020-12-16 …

人的性格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性格的形成[]A.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联系B.同人生活的环境有直接联系C.和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