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你知道哪些伟大的先人?他们的思想和故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和启发?联系生活实际
题目详情
你知道哪些伟大的先人?他们的思想和故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和启发?联系生活实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特点.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国能强盛起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意义屈原的形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2.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一生只写了《史记》,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念"假"] 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公元前87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3.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毛泽东在他的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3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演义动画》诸葛亮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樊建:“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诅感神明.” 张温:“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郭冲:“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 刘禅祭奠诸葛亮诏书:“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西晋梅陶赞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如孔明.” 东晋常璩:“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 隋朝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唐文粹》中记录了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
4.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原名朱自华,江苏扬州人.他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今扬州中学),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该花成为台州中学的校花.
毛泽东评价他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北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1
,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特点.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国能强盛起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意义屈原的形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2.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一生只写了《史记》,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念"假"] 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公元前87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3.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毛泽东在他的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
3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演义动画》诸葛亮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樊建:“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诅感神明.” 张温:“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郭冲:“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 刘禅祭奠诸葛亮诏书:“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西晋梅陶赞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如孔明.” 东晋常璩:“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 隋朝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唐文粹》中记录了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
4.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原名朱自华,江苏扬州人.他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今扬州中学),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该花成为台州中学的校花.
毛泽东评价他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北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1
看了你知道哪些伟大的先人?他们的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孙子兵法思想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与个人实际的联系 2020-07-25 …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方法和自身实际的关系,农民要处理耕种方案和土壤状况、市场 2020-11-10 …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 2020-11-15 …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 2020-11-15 …
学生要面对和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 2020-11-15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 2021-02-11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 2021-02-11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021-02-11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021-02-11 …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021-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