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则儿已不在人世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尝禀告大人,实为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则儿已不在人世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尝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虐我汉人无所不至。迄于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祸已在目前,满洲政府犹不愿实心改良政治,以图强盛,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炫惑内外之观听,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于外人,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

  故欲保存全国土地,必自驱满人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只以时未至,故隐忍未发。迩者海内外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者,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

  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廿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以身家计,亦不能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

  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矣。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幸有涛(方声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切不可过于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

  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轻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为国报仇也。临书不胜企祷之至。敬请万福钧安。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于广州。

  家中诸大人及诸兄弟、姐妹、诸婶、诸侄儿女、诸亲戚统此告别。

(摘自《碧血黄花集》,有改动)

(1)本文写在黄花岗起义之前,仔细阅读上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这次起义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赴义前写作本文,意在告诉家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在教育子女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原文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原因:外国列强入侵,满清政府腐败无能。目的:推翻满清政府,拯救国家。

(2)告诉父亲自己赴义的原因,并希望父亲不要因此而伤心。

(3)不是,作者认为忠即是孝,保卫国家就是在保卫家庭。

(4)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疾恶如仇,孝敬老人,爱恋妻子,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5)告诉家人培养孩子的爱国精神。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催产针比自然生更痛吗 过来人分享了最真人实的体验  2020-03-28 …

阅读理解。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功能强大。可是其重要性却远没有被人们充分意  2020-04-07 …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功能强大。可是其重要性却远没  2020-04-07 …

英语翻译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类所具有的天赋权利.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  2020-04-11 …

英语翻译我这种外人眼中有些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掌握孩子人生的最初“选择权”.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  2020-05-13 …

某班今天实到48人,病假1人,事假1人.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的最简比是():()  2020-06-05 …

人眼能看到多细的线条以及弧度秒的理解?彭聃龄的上的第122页人眼的最小可见敏度那里,书上说在最好的  2020-06-17 …

关于韩国电影《许愿》的问题.想问一下结尾在婴儿房里面的那副画上的句子:最孤独的人最亲近,最难过的人  2020-06-21 …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伟人的诗词正成为今天现实的最佳写照。2010年,我国卫星成功升空揭  2020-06-21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其中的“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最准  2020-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