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出首余显斌那年,王县令刚上任,塔元县就发生了件抢劫案,可是,半月过去,劫匪一无下落。王县令唯有捻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出首

余显斌

  那年,王县令刚上任,塔元县就发生了件抢劫案,可是,半月过去,劫匪一无下落。王县令唯有捻须长叹,毫无办法。

  就在这时,差役来报,县衙以及街坊墙上,到处贴着匿名书。原来,有盗贼看王县令追查很严,怕查出来后,会受到严惩;想自首,又怕县令不饶,所以,用这个匿名书张贴出来,也算投石问路,试试王县令的态度。

  王县令听罢,眼睛一亮,忙让差役贴出布告:若愿出首,既往不咎。

  当天,那些抢劫的人,一个个来到县衙,都来自首,生怕来迟一步,被别人占了先。

  轻轻松松,王县令破了案。

  过后,张书吏很是惊讶,望着王县令道,这儿的盗贼一贯顽固,这次怎么这么听话啊,竟然自贴广告,要求自首。王县令听了,捻须哈哈一笑,得意地道:“ 盗贼顽固如旧,只是本县略施小计而已。

  张书吏更是惊讶,忙问:“ 什么计?

  王县令摇头微笑,许久,告诉他,那匿名书不是别人所写,实乃自己所为。张书吏听了,开始惊奇,既而大笑,然后怕案叫好。对王县令,再不以庸官相待。

  两人搭档,不知不觉三年。三年中,两人亲如弟兄,无所不谈。塔元县,在两人合作治理下,县境太平,百姓康乐,家家欢笑,人人喜悦。

  可是,三年后,塔元县遇上一场大灾难。

  那年,县境之内,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旱,颗粒无收。一时,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王县令虽捉贼有法,却赈灾无方,唯有长叹而已。

  张书吏也皱了眉,弯了腰,整日长叹,如抽去筋骨一般。

  就在那日晚上,塔元县征收上来的税银,放在仓库中,竟然被贼洗劫一空。王知县的上司商州知府知道了,大惊,忙上报皇帝。皇帝气得直吹胡子,命令商州府知府和塔元县王知县限期破案,否则,两人全都革职拿问。

  王县令思索再三,只有用老办法,假装贼人,写了匿名书信张贴街上。可惜,不管用,没人自首。

  知府急了,说,没有别的办法,东西是在塔元县丢失,让塔元县百姓平摊。

  王县令道,这样做,会逼死人的。

  知府急了,道,不这样做,我们都会坐牢的。

  知府大人一言九鼎,当即派下差役,准备第二天下去催银。那天晚上,张书吏来到知府面前,一笑道,不必查了,也不必逼了,银子是我盗的。

  知府与王知县睁大了眼,忙派人到张书吏那儿去查,挖地三尺,一两银子也没找见。张书吏呵呵一笑,找什么,被我挥霍光了。

  知府和王知县不信,张书吏一贯清白,不可能盗银。张书吏说,不用怀疑,自己盗银时,有一块铜坠丢了,可能还在现场。知府忙派人去找,果然找到铜坠。张书吏被交上去,判为死刑,几天后将被斩首。

  张书吏受刑的前夜,王县令也进了监狱,脚镣手铐戴着。

  张书吏见了,惊问,这——这是为何?

  王县令一笑,盘腿坐下,道,老弟,银子明明是我盗的,让你抵罪,我心何安?

  张书吏长叹一口气,过了会儿道,你是为我塔元百姓做贼,替你死,我是自愿的。

  王县令惊道,你——你都知道?

  张书吏点点头,告诉王县令,银子失盗的晚上,他的亲戚朋友家,都得到了救济银子。他去了盗窃现场,拾到一块配饰,是王县令的。他知道,王县令这样做,是怕连累别人。他忙收起这块配饰,摘下自己身上长佩的铜坠,扔在那儿,转身去知府处自首。

  望着张书吏,王县令流下了泪。两个人,两双手紧握一起。

  第二天,上刑场时,两人仍是一块儿。在刽子手动刀的那一刻,王县令转过头,笑着对张书吏说,老弟,来生,我们再在一块儿。

  张书吏点着头,笑笑,很坚定。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王县令刚刚担任塔元就机智地处理了一件抢劫案,他采用贴匿名书的方法,巧妙地利用盗贼怕查出来受到严重的心理,促使他们自首。

B.

在塔元县,王县令和张书吏搭档的三年之中,王县令不以庸官看待张书吏,两人亲如弟兄,在两人合作治理下,县境太平,百姓康乐,家家欢笑,人人喜悦。

C.

小说中几次写王县令的笑,他的“哈哈一笑”、“摇头微笑”、“一笑”、“笑着”等动作分别写出其性格中的几个方面。

D.

在情节处理上,最后水到渠成,张书吏通过他的亲戚朋友得到了救济银子,知道这件事是王县令做的,就将现场王县令故意丢下的佩饰换成了自己的铜坠。

E.

这篇小说情节构置巧妙,选取两次“出首”的情节展开故事,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另外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2)

小说中几次写到张书吏的神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在小说中王县令是个什么样人?请简要分析。

(4)

小说以“出首”为题有什么含义?王县令最后主动受刑的情节是否合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AC;
解析:
(1) B.原文是张书吏不把王县令看做庸官。D.张书吏通过他的亲戚朋友知道劫库这件事,但并不知道就是王县令做的;另外,关于王县令故意丢下佩饰,小说中也没有依据。E.小说中没有明显的心理描写。 (2) 小说中写了张书吏“惊讶”、“皱了眉,弯了腰,整日长叹,如抽去筋骨一般”等神态,表明张书吏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吏;以张书吏的表现衬托王县令,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意思对即可)答对一个1分,两个2分,三个4分,四个6分。 (3) 王县令在为政方面有办法,有智谋;体恤百姓,关心百姓疾苦;勇担责任;正直,重情义。(给分原则同上) (4)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