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指甲速度”何以引发9级地震2004年12月6日一场9级大地震激起冲天海啸,扑向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造成有史以来最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指甲速度”何以引发9级地震
2004年12月6日一场9级大地震激起冲天海啸,扑向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大劫难。人们不禁要问, 这一近40年不定期最强烈的地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位于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外的地震震中恰好处在欧亚板块的南缘,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于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之下其下潜速度稍快,约为6厘米/年,照理不会惹是生非。其实,地球上海沟俯冲带的性质并非千篇一律,有的海沟俯冲带,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在此比较顺利地下插至西面的菲律宾海板之下,这里就很少发生强烈地震;而苏门答腊西南缘海沟俯带的“脾气”却大不一样。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斜插下去,它与上覆的欧亚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巨型断层带。如果二板块沿这条断层自由地缓缓滑动,本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不幸的是,在深5~50公里的一段断层带,上下两侧板块紧紧地耦合在一起;尽管印度洋板块缓慢下潜,但这一段被称为发震带的断层却被死死卡住了。断层上方的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在北移的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年复一年,积聚起越来越大的应变能,以至于上覆板块前缘受力向下牵引而弯曲拱起。当应变能积累、岩石弯曲程度增大到岩石无法承受时,这段被锁住的断层终于突然断开,发生错动,苏门答腊西南缘地块反弹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意味着一场可怕地震的降临。
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以6厘米/年的板块俯冲速率计算,这一段发震断层已闭锁了300多年,而在强震的刹那间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在地震瞬间释放出来,难怪它会使整个地球颤抖起来,甚至使地球自转稍稍变快,使地轴有所倾斜。而最可怕的是,这一断层的突然断裂,导致上千公里长的海底发生强烈的错动,就像一支巨手在浴缸底部猛烈地搅动,终使印度洋掀起滔天巨浪,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尽管人们对苏门答腊西南缘这类俯冲逆断层型地震的发生过程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及各种大地测量手段又可以对板块的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但迄今为止,对于发震断层处弹性应变能积累到何时才突然释放(即发生地震),依然是难以预测的。
在北美板块西缘、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地区,太平洋东北部的胡安•德富卡板块向东俯冲于北美板块之下。上世纪90年代,通过大地测量业已发现这里的地面正处于弯曲拱起、积累应变状态,地震学家早在数年前已警告说,在温哥华、西雅图附近地区,一场大地震正日益迫近。但研究者尚无法提出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推得越晚,积蓄的能量就越大,不但地震发生的几率增加了,而且所发生地震的强烈程度也将更大(最近已有学者再度发生警告)。
一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新一轮大洋钻探计划已经作出战略部署,将选择一列板块俯冲带,从海底打一口深钻井,直抵发震断层带,同时在钻井内设置传感器,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这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地震如何发生,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节选《文汇报。科技文摘》第547期 作者 金性春)
小题1:下列对造成印度洋大地震直接原因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印度洋板块沿印度洋东北缘的爪哇海沟俯冲到印尼苏门答腊、爪屿之下。
B.太平洋板块沿马里亚纳海沟插至菲律宾海板块之下。
C.沿着一条向东北方向倾斜的断层带,印度洋板块向北偏东方向自由、缓慢地滑行到欧亚板块之下。
D.印度洋板块在下潜中与欧亚板块紧相耦合并被死死卡住,弯曲拱起。
小题2:下列对引发印度洋大海啸直接原因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强震的刹那间完成了300多年的板块移动量。
B.地球稍稍加快了自转速度,地轴有所倾斜。
C.海底断层的断裂,错动,使苏门答腊西南缘地板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D.积聚了300多年的能量,刹那间释放了出来。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沟俯冲带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马里亚纳海沟,就很少发生震。
B.此次地震发生前,人们对地震的发生过程是有一定的认识且对板块的移动作出过定量的监测的。
C.从大地测量的结果可知,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地区,发生强震的在增大。
D.如果从海底打一口直抵断层带的深钻井,并在井内设置传感器,可以长期监测发震带的动态。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断层带两侧板块的耦合,卡住,将使应变能的积聚越来越导致地震。
B.一旦全球定位系统更加完善,各种大地测量手段能对板块移动作出定量的监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将是可以预测的。
C.如果印度洋板块在缓慢下潜时,没有在苏门答腊西南缘一带被卡住,就不会发生地震。
D.发震带动态的长期监测,对于了解板块间如何耦合和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将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D小题:B小题:C小题:A 小题:D(判断依据见第二段倒数四句)小题:B(本项虽为地震的后果,但不会直接引发海啸)小题:C(A项依据在第二段第二句,原文为“强烈地震”;B项依据在第四段第一句,原文为...
看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大洋州的面积约是900平方千米.1.欧洲的面积是大洋洲的10/9,是北美洲的12/7.2.北美洲的  2020-06-23 …

现代骆驼是由原柔蹄类动物进化而来.原柔蹄类动物最早发源于北美洲,后来迁移到南美洲、亚洲、非洲北部地带  2020-11-10 …

欧洲人在15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个令人恐慌的现象,来自遥远东方印度,中国等国的商品价格迅速上涨.为什么  2020-12-03 …

下列陈述中哪些属于事实()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B.黑猩猩的生理结构和现代人生理结构较相  2020-12-19 …

材料一: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  2020-12-23 …

椰风暖人,海阔天高。2014年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  2020-12-23 …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  2021-01-13 …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  2021-01-1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企图继续控制亚洲,人为地制造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亚洲发展的  2021-01-15 …

2013年“地球一小时”于今年3月23日全球启动,读图回答6~9题.关于图中各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