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草的沉思张梦阳①草是卑微的,平凡的。与高耸的大树相比,草是如此微小;与姹紫嫣红的鲜花作伴,草是那样平淡。所以,草常常被人看不起,人们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草的沉思
张梦阳
    ①草是卑微的,平凡的。与高耸的大树相比,草是如此微小;与姹紫嫣红的鲜花作伴,草是那样平淡。所以,草常常被人看不起,人们在提起所鄙视的事情时,总要加上一个“草”字:草民、草寇、草莽、草芥……
    ②然而,鲁迅却热爱草,讴歌草。他在百草园长大,在野草丛中歌唱,最后又归于碧绿的青草。
    ③我常常冥想幼年的鲁迅在百草园时的情景。我注意到,鲁迅从幼年起,眼睛就是向下看的。他不是向上眺望巍峨的大树,而是向下观察荒园中的野草,琢磨草间的油蛉、蟋蟀、断砖下的蜈蚣、斑蝥和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他在野草丛中长大,感到了无限趣味。
    ④“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当青年鲁迅留学东瀛,酝酿中国人的精神革命时,他怀念的也是故乡浙东“沿海十八村”的海草。而在他登上“五四”文坛,挥舞起如椽大笔勾画历史波澜时,他所刻画的仍然是被压在沉重的巨石下痛苦挣扎、呻吟的草民--孔乙已、阿Q、祥林嫂……
    ⑤在结集《野草》时,他终于给野草赋予了评语:“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⑥他爱他的野草,为它大笑,为它歌唱。 最后自己也化作了青葱的野草。每到10月他的祭日,人们都要在他的墓前祭拜。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每当看到他墓边的青草,都要想起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芦苇也是草。
    ⑦是的。不必把鲁迅夸大为树。他不会接受这种夸大。他曾自喻为草。他还曾说他吃的也是草,而挤出的却是浓浓的牛奶。用草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了。 鲁迅就是一棵草,一棵能够比常人深刻地进行思想的野草。
    ⑧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鲁迅的全部也在于思想。他是为草民而思,为像小草一样卑微的阿Q而思,为像阿Q那样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人民而思,为了中国人能够摆脱奴性、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思。他作为“精神界之战士”,对中华民族“哀其不幸,痛其不争”,为民族的复兴、国民性的改造苦苦奋斗了一生。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草的死命。而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能认识到自己可悲,总认为自己多么伟大,可以永存。一朵花也难于认识自己可悲,总认为自己多么美丽,可以永生。草,却知道自己的卑微,明白自己是要死亡的。鲁迅总说自己不过是进化链子上的“中间物”,他像野草一样等着地下的火烧。 然而只要是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
    ⑨我愿做一棵小草,在鲁迅的野草丛中自知自觉,自生自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请概括第一节的内容。从全文看,这一节有什么作用?
(2)“鲁迅就是一棵草。”纵观全文,分点概括鲁迅先生与草的关联。
(3)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指出。
①最后自己也化作了青葱的野草。
②然而只要是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
(4)有人认为,最后一节文字纯属画蛇添足,应删去。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文段作用一般有: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第一段表明草是卑微的,在内容通过对比的手法,反衬鲁迅对草的热爱.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提问方式:文章写了描述对象的哪些特点?请概括.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幼年时期的鲁迅先生在百草原长大,留学时期思念海草,成为文坛领袖时刻画鲜明的形象,《野草》出版时赋予极高评价.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句子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作答时首先要找到这名话所在的段落,明确该段的内容及其与上下段的关联.确定筛选信息的范围及侧重点.第一句突出先生的离世犹如草芥一般,献身给自然;第二句则生动写出鲁迅思想的伟大.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探究类题目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层含义的眼光,是否具有对文本进行独到感受与创造性理解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的指向是多层面的而不是单层面的,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其探究角度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主旨的隐含意义、作者的写作动机、文本的时代与社会背景等.回答这类题目一要做到所进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二要观点明确,表述合情合理.此题要理解“情感含量”大意,理解景与情的融合,从文章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在常人眼里,草是卑微的、平凡的.(2分,只答“草是卑微的,平凡的”1分.)作用:①内容上:对比(或“反衬”),突出鲁迅对草的热爱和讴歌(1分),②结构上:欲扬先抑,使行文有起伏(或“富于变化”).(1分)
(2)①幼年的鲁迅观察荒园中的野草;②青年留学东瀛时思念故乡的海草;③登上文坛时,刻画被压在沉重的巨石下痛苦挣扎、呻吟的草民;④结集《野草》时,给野草赋予了评语;⑤生命的最后,化作青葱的野草.(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任意4点给6分)
(3)①委婉地表明鲁迅先生的去世. (2分)
②生动形象地表明鲁迅的思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2分)
(4)示例:不赞同(1分).理由:最后一节深化了主旨(1分).表明作者希望让鲁迅的思想和精神引领自己去生活(2分);满含着对鲁迅先生的崇仰和礼赞.(2分)所以不可删.
或者赞成(1分).理由:前文已经凸显出主旨(2分),删去更显紧凑(1分);以“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结尾,富有韵味(2分).所以可删.(答案不唯一,明确态度1分,能摆出两个不同角度的理由,并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