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三个判断,完成下列各题……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三个判断,完成下列各题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选自《左传•秦晋崤之战》)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穆公访诸蹇叔--访:咨询,征求意见
B.勤而无所,必有悖心--悖:错误
C.穆公访诸蹇叔--诸:之于
D.相与之久也---与:结盟、结交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___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
B.劳师以裘远,非所闻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吾\;}其{•}还也 其谁不知
D.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杞子作为秦国驻防在郑国的将领,拿到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之后,建议穆公里应外合消灭郑国,得到了穆公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秦穆公急于扩张的野心。
B.蹇叔认为,千里奔袭,容易泄漏消息,疲惫之师也难以取胜,指出师出必败,并预测出遭晋军伏击战败的地点,然而秦穆公利令智昏,坚持进军郑国。
C.吕祖谦认为,当年秦穆公为了与郑国结盟甚至不惜和晋国把关系闹僵,而现在又对郑国发动战争,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本质相同,那就是出于对秦国利益的考虑。
D.吕祖谦指出,秦穆公是个利欲熏心的政治野心家,一旦有人开出比烛之武更诱人的条件,他就会立刻和烛之武翻脸断交,全然不顾两人多年的交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译成汉语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②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选自《左传•秦晋崤之战》)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穆公访诸蹇叔--访:咨询,征求意见
B.勤而无所,必有悖心--悖:错误
C.穆公访诸蹇叔--诸:之于
D.相与之久也---与:结盟、结交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___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
B.劳师以裘远,非所闻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吾\;}其{•}还也 其谁不知
D.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杞子作为秦国驻防在郑国的将领,拿到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之后,建议穆公里应外合消灭郑国,得到了穆公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秦穆公急于扩张的野心。
B.蹇叔认为,千里奔袭,容易泄漏消息,疲惫之师也难以取胜,指出师出必败,并预测出遭晋军伏击战败的地点,然而秦穆公利令智昏,坚持进军郑国。
C.吕祖谦认为,当年秦穆公为了与郑国结盟甚至不惜和晋国把关系闹僵,而现在又对郑国发动战争,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本质相同,那就是出于对秦国利益的考虑。
D.吕祖谦指出,秦穆公是个利欲熏心的政治野心家,一旦有人开出比烛之武更诱人的条件,他就会立刻和烛之武翻脸断交,全然不顾两人多年的交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译成汉语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②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叛离之心.悖:违背,背叛.
(2)C A.没有;B.连词,表目的;C.表商量语气,还是/表反问,难道;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D “他就会立刻和烛之武翻脸断交,全然不顾两人多年的交情”错,根据原文“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可知,是说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4)①因:依靠;所与:所字结构,所结交的;以:用.句子翻译为: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②中:击中;讵:岂,怎.句子翻译为: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
答案:
(1)B
(2)C
(3)D
(4)①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②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
参考译文: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发兵来袭击,郑国的国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还没听说过.军队劳疲劳,力量都用完了,远方国家的君主防做好了准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叛离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如果你活到一般人的寿命就死了,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崤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崤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或“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但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2)C A.没有;B.连词,表目的;C.表商量语气,还是/表反问,难道;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D “他就会立刻和烛之武翻脸断交,全然不顾两人多年的交情”错,根据原文“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可知,是说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4)①因:依靠;所与:所字结构,所结交的;以:用.句子翻译为: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②中:击中;讵:岂,怎.句子翻译为: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
答案:
(1)B
(2)C
(3)D
(4)①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②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
参考译文: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发兵来袭击,郑国的国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还没听说过.军队劳疲劳,力量都用完了,远方国家的君主防做好了准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叛离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如果你活到一般人的寿命就死了,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崤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崤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或“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但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看了阅读下面三个判断,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b.骑乃得过c.而陋者乃以斧斤 2020-05-16 …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分别是何意思请分别解释出前后两者的意思 2020-05-20 …
长见的翻译长见《吕氏春秋》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今之与古也,尤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与后世,亦 2020-06-15 …
⒈打靶时,靶与射击者之间的距离为300米.射击后经过1.4秒开枪者听到击靶的声音,声速为300米/ 2020-06-16 …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什么意思 2020-07-08 …
打靶时,靶与射击者之间距离为300m.射击后经过1.4s开枪者听到击靶的声音,声速为340m/s. 2020-07-08 …
一道科学题!!!!!难啊!!!快!!!!!!!!打靶时,靶与射击者之间距离为300米。射击后经过1. 2020-12-09 …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B.骑乃得过C.而陋者乃以斧 2020-12-14 …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B.骑乃得过C.而陋者乃以斧 2020-12-14 …
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民为轻有何不同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