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失帽记》完成下列各题。失帽记余光中①去年底在中文大学演讲的那一次,听众的盛况不能算怎么拥挤,但也足以令我穷于应付,心神难专。等到曲终人散,又急于赶赴晚宴,不遑
题目详情
阅读《失帽记》完成下列各题。
失帽记
余光中
①去年底在中文大学演讲的那一次,听众的盛况不能算怎么拥挤,但也足以令我穷于应付,心神难专。等到曲终人散,又急于赶赴晚宴,不遑检视手提包及背袋,代提的主人又川流不息,始终无法定神查看。餐后走到户外,准备上车,天寒风起,需要戴帽,连忙逐袋寻找。这才发现,我的帽子不见了。
②事后几位主人回去现场,又向接送的车中寻找,都不见帽子踪影。我夫妻俩像侦探,合力苦思,最后确见那帽子是在何时,何地,所以应该排除在某地,某时失去的可能,诸如此类过程。机场话别时,我仍不死心,还谆谆嘱咐孙明珠、樊善标,如果寻获,务必寄回高雄给我。半个月后,他们把我因“积重难返”而留下的奖牌、赠书、礼品等等寄到台湾。包裹层层解开,真相揭晓,那顶可怜的帽子,终于是丟定了。
③仅仅为了一顶帽子,无论有多贵或是多罕见,本来也不会令我如此大惊小怪。但是那顶帽子不是我买来的,也不是他人所送,而是我身为人子继承得来的。那是我父亲生前戴过的,后来成了他身后的遗物。那顶法式贝瑞帽呈扁楔形,前低后高,戴在头上,由后脑斜压在前额,有优雅的缓缓坡度。至于毛色,则圆顶部分呈浅陶土色,看来温暖体贴。四周部分则前窄后宽,织成细密的十字花纹,为淡米黄色。戴在我的头上,倜傥,有欧洲名士的超逸,
④但帽内的乾坤,只有我自知冷暖,天气越寒,尤其风大,帽内就越加温暖,仿彿父亲的手掌正护在我头上,掌心对着脑门。毕竟,同样的这一顶温暖曾经覆盖着父亲,如今移爱到我的头上,恩佑两代,不愧是父子相传的忠厚家臣。
⑤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打过我,甚至也从未对我疾言厉色,所以绝非什么严父。不过父子之间始终也不亲热。小时他倒是常对我讲论圣贤之道,勉励我要立志立功。长夏的蝉声里,倒是有好几次父子俩坐在一起看书:他靠在躺椅上看《纲鉴易知录》,我坐在小竹凳上看《三国演义》.冬夜的桐油灯下,他更多次为我启蒙,苦口婆心引领我进入古文的世界,点醒了我的汉魄唐魂。张良啦,魏征啦,太史公啦,韩愈……,都是他介绍我初识的。
⑥后来做父亲的渐渐老了,做儿子的长大了,父亲长期宦游在外,我因工作而几经辗转,各忙各的,父子交集不多。
⑦23年前,我受中山大学之聘,由香港来高雄定居。妻子毅然卖掉台北的故居,遂把父亲接来高雄安顿。父亲自中年起痛风,晚年更因青光眼近于失明,许多年来,父亲的病情与日常起居,幸亏有妻子悉心照顾并操劳陪伴。身为他亲生孩子的我,却未能经常陪侍,想到50前在台大医院的加护病房,母亲临终时的泪眼,谆谆叮嘱:“爸爸你要好好照顾”,实在愧疚无已。
⑧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母亲逝于53岁,长他10岁的父亲,尽管亲友屡来劝婚,却终不再娶,寂寞中守了34年,享年97岁。可怜的老人,以风烛之年独承失明与痛风之苦,又不能看报看电视以遣忧,只有一架古董收音乐喋喋为伴。暗淡的孤寂中,他能想些什么呢?除了亡妻和历史的和渺渺的往事。除了独子为什么不常在身边。而即使在身边时,也从未陪他久聊一会儿,更从未握他的手或紧紧拥抱他的病躯。长寿的代价,是沧桑。
⑨所以在遗物之中竟还保有他长戴的帽子,无异于继承了最重要的遗产。父亲在世,我对他爱得不够,而孝心也始终未能充分表达。想必他内心一定感到遗憾,而自他去后,我遗憾更多。幸而还留下这么一顶帽子,未随碑石俱冷,尚有余温,让我戴上,幻觉未尽的父子之情,并未告终。这一份与父共戴帽的心情,说得高些,是感恩,说得重些,是赎罪。不幸,连最后的一点凭借竟也都失去,令人悔恨。
⑩寒流来时,风势助威,我站在岁末的风中,倍加畏冷。对不起,父亲。对不起,母亲。
(选自《读者》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作者为什么在选文开头详写寻帽经过及帽子的特点。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与父亲共戴一顶帽子的心情,是一种赎罪。
(5)选文第⑤段叙写了父子在长夏和冬夜读书的温馨场景,请你结合选文,充分发挥联想及想像,补写作者与父亲在奏或秋天的一个充满温情的读书场景。(50字左右)
(6)请联系选文内容,对以下材料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宽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节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材料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材料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
失帽记
余光中
①去年底在中文大学演讲的那一次,听众的盛况不能算怎么拥挤,但也足以令我穷于应付,心神难专。等到曲终人散,又急于赶赴晚宴,不遑检视手提包及背袋,代提的主人又川流不息,始终无法定神查看。餐后走到户外,准备上车,天寒风起,需要戴帽,连忙逐袋寻找。这才发现,我的帽子不见了。
②事后几位主人回去现场,又向接送的车中寻找,都不见帽子踪影。我夫妻俩像侦探,合力苦思,最后确见那帽子是在何时,何地,所以应该排除在某地,某时失去的可能,诸如此类过程。机场话别时,我仍不死心,还谆谆嘱咐孙明珠、樊善标,如果寻获,务必寄回高雄给我。半个月后,他们把我因“积重难返”而留下的奖牌、赠书、礼品等等寄到台湾。包裹层层解开,真相揭晓,那顶可怜的帽子,终于是丟定了。
③仅仅为了一顶帽子,无论有多贵或是多罕见,本来也不会令我如此大惊小怪。但是那顶帽子不是我买来的,也不是他人所送,而是我身为人子继承得来的。那是我父亲生前戴过的,后来成了他身后的遗物。那顶法式贝瑞帽呈扁楔形,前低后高,戴在头上,由后脑斜压在前额,有优雅的缓缓坡度。至于毛色,则圆顶部分呈浅陶土色,看来温暖体贴。四周部分则前窄后宽,织成细密的十字花纹,为淡米黄色。戴在我的头上,倜傥,有欧洲名士的超逸,
④但帽内的乾坤,只有我自知冷暖,天气越寒,尤其风大,帽内就越加温暖,仿彿父亲的手掌正护在我头上,掌心对着脑门。毕竟,同样的这一顶温暖曾经覆盖着父亲,如今移爱到我的头上,恩佑两代,不愧是父子相传的忠厚家臣。
⑤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打过我,甚至也从未对我疾言厉色,所以绝非什么严父。不过父子之间始终也不亲热。小时他倒是常对我讲论圣贤之道,勉励我要立志立功。长夏的蝉声里,倒是有好几次父子俩坐在一起看书:他靠在躺椅上看《纲鉴易知录》,我坐在小竹凳上看《三国演义》.冬夜的桐油灯下,他更多次为我启蒙,苦口婆心引领我进入古文的世界,点醒了我的汉魄唐魂。张良啦,魏征啦,太史公啦,韩愈……,都是他介绍我初识的。
⑥后来做父亲的渐渐老了,做儿子的长大了,父亲长期宦游在外,我因工作而几经辗转,各忙各的,父子交集不多。
⑦23年前,我受中山大学之聘,由香港来高雄定居。妻子毅然卖掉台北的故居,遂把父亲接来高雄安顿。父亲自中年起痛风,晚年更因青光眼近于失明,许多年来,父亲的病情与日常起居,幸亏有妻子悉心照顾并操劳陪伴。身为他亲生孩子的我,却未能经常陪侍,想到50前在台大医院的加护病房,母亲临终时的泪眼,谆谆叮嘱:“爸爸你要好好照顾”,实在愧疚无已。
⑧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母亲逝于53岁,长他10岁的父亲,尽管亲友屡来劝婚,却终不再娶,寂寞中守了34年,享年97岁。可怜的老人,以风烛之年独承失明与痛风之苦,又不能看报看电视以遣忧,只有一架古董收音乐喋喋为伴。暗淡的孤寂中,他能想些什么呢?除了亡妻和历史的和渺渺的往事。除了独子为什么不常在身边。而即使在身边时,也从未陪他久聊一会儿,更从未握他的手或紧紧拥抱他的病躯。长寿的代价,是沧桑。
⑨所以在遗物之中竟还保有他长戴的帽子,无异于继承了最重要的遗产。父亲在世,我对他爱得不够,而孝心也始终未能充分表达。想必他内心一定感到遗憾,而自他去后,我遗憾更多。幸而还留下这么一顶帽子,未随碑石俱冷,尚有余温,让我戴上,幻觉未尽的父子之情,并未告终。这一份与父共戴帽的心情,说得高些,是感恩,说得重些,是赎罪。不幸,连最后的一点凭借竟也都失去,令人悔恨。
⑩寒流来时,风势助威,我站在岁末的风中,倍加畏冷。对不起,父亲。对不起,母亲。
(选自《读者》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作者为什么在选文开头详写寻帽经过及帽子的特点。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与父亲共戴一顶帽子的心情,是一种赎罪。
(5)选文第⑤段叙写了父子在长夏和冬夜读书的温馨场景,请你结合选文,充分发挥联想及想像,补写作者与父亲在奏或秋天的一个充满温情的读书场景。(50字左右)
(6)请联系选文内容,对以下材料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宽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节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材料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材料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一件事情,需要用精练的语言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根据文本的内容可知,本文记述了在一次讲学中不慎把父亲遗留给“我”的一顶法式贝瑞帽丢失的事,引起对父亲和母亲...
看了阅读《失帽记》完成下列各题。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中“以”怎么解释? 2020-06-06 …
佛经中这段话“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怎么解释?重点解释这句话“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对于佛 2020-06-19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之所以被视为党的生命线,主要是因为A 2020-06-22 …
全国道德模范是从群众中产生的,又要经过人民群众评选和认可,这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样,都体现 2020-11-03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 2020-11-06 …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 2020-11-13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2020-11-26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2020-11-27 …
毛泽东同志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 2020-12-03 …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