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君子比德于玉玉在人们心目中是美好而亲近的代名词,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东方神韵,它蕴涵着生命与感情,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比德于玉
玉在人们心目中是美好而亲近的代名词,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东方神韵,它蕴涵着生命与感情,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的文明古国,崇玉、礼玉、赏玉、藏玉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的《无题》让我们对玉更有种神秘的爱慕,历史上女娲补天、弄玉吹箫、完璧归赵……多少传奇都和玉息息相关。
中国是一个爱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玉石文化的传承贯穿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玉”成为东方精神的体现。今天,玉石已广泛地被大众接受和拥有,已不再是财富、权力、地位的象征,王者富家的专利,而是艺术,是哲学,是一种道德修养,在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中华玉文化是中华不同民族、语言和时空的共性文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美的享受,追求艺术生活的时尚,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孔子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就是讲,玉是道德的表现,象征着高洁的品德,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人把高尚的道德和美丽与玉饰等同。
君子比德于玉,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雅士洁身自好的追求,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驱邪、幸福长寿,并带来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如“白玉无瑕”、“抛砖引玉”、“璞玉生辉”、“黄金有价玉无价”等。再者,由于玉器不朽,虽然雕琢、打磨、入土、受沁、改制、盘养等岁月的磨练,仍能保持其温润坚实的质地,发散它永恒的光辉,故而古人喜欢把这种温润坚实的玉石比作君子而崇拜。
玉的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玉是有形的智慧结晶和无形的精神领域,象征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可洗涤人心,净化人性。可将道德和文明的标准提升到高雅的艺术美学价值上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美玉是大自然亿万年孕育而成的精灵,它所包容的巨大财富,古往今来令多少人倾倒,令多少人艳羡!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强忍两度因献宝所受刑之痛辱,再次“冒欺君之罪”向楚王献玉璞。楚文王命玉匠将玉璞削皮剖之,果获至宝,随即琢成“和氏之璧”。从此,和氏璧不仅是美的体现,更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祥瑞之征兆。得璧者则得天下,乃天命所归。因此,历代君王无一例外地都想得到它,这旷世珍宝的和氏璧演绎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千秋史话。
古人佩玉,是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注重道德,讲究情操。现代人拥有佩戴美玉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高贵的情操,满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寄托对自然的向往。佩玉能够潜移默化、修身养性,可求得心灵深处的寄托和人格上的向往与满足,并可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玉积山川之精,人仪之美,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托理想,玉可保健避邪。玉,本来是一块顽石,古人将它从深山采回,耗尽心血雕琢成器,赋予它高尚的思想道德,寄托自己梦想的生活。古人传下来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当然要延续这种精神。
1.下列关于“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积山川之精,人仪之美,蕴涵着生命与感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玉是大自然亿万年孕育而成的精灵,人们将它从深山采回,经过打磨、人土、受沁、改制、盘养等工序雕琢成器。
C.玉是艺术,是哲学,是一种道德修养,在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D.玉是有形的智慧结晶和无形的精神领域,可洗涤人心,净化人性,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下列不能说明“中国是一个爱玉而又敬玉的民族”的一项是
A.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玉文化史,玉石文化的传承贯穿了我们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B.唐代诗人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孔子“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名言,女娲补天、弄玉吹箫等传奇都和玉息息相关。
C.玉产生于亿万年以前,它既是深山之中的一块顽石,同时也是大自然长时间孕育而成的一个精灵,它本身包容了巨大的财富。
D.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驱邪、幸福长寿,并带来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人们都想拥有它,佩戴它。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玉在人们心目中是美好而亲近的代名词,是东方精神的体现,是财富、权力、地位的象征,王者富家的专利。
B.玉可比人,玉可喻事,玉可祭天地,玉可寄托理想,更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中国历代君王无一例外地都想得到它。
C.古今佩玉的目的相同,佩玉不仅能够修身养性,还可以求得心灵深处的寄托和人格上的向往与满足,可以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D.玉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君子比德于玉,赋予它高尚的思想道德,寄托自己梦想的生活,我们应当延续古人传承下来的这种精神。
对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 2020-05-17 …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39页右下角我的想法怎么写?西南地区有些民族过去乘溜索过河、鄂温克族人的鹿拉 2020-07-07 …
韩愈论道德修养韩愈认为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与艺”两方面条件。从两者的内在关系看,德是艺的思想基础, 2020-07-08 …
下面与其他三项句式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 2020-07-12 …
“君子强学而力行”反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A.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B.勤勉治学,躬行践履C.爱好和平 2020-11-04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国家论》中提出以德性为基础的宪政理论,认为国家是履行德性、根据有 2020-11-10 …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A.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传教B.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 2020-11-25 …
版图中的德意志“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 2020-12-12 …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下面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分裂 2020-12-21 …
道德与为人现实生活中,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往往吃亏,而一个品德低劣的人往往不吃亏.那么我们是作一个道德高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