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2)规矩,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要求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离娄上》

(2)规矩,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要敢于打破规矩

人们常常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来规范自己,使自己一直在常规里说话、做事,以为这样就达到了做人的至境。殊不知,规矩有时能成就人,但有时也能毁了人。当你意识到它在毁你的时候,你就应该及时变通,勇敢地打破这种规矩。

在这方面,清代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堪为我们的榜样。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但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他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纠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字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法渗透到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字体——板桥体。

前人的字帖就是我们所说的规矩,临摹前人的字帖就是按前人定下的规矩办事,在练书法打基础的阶段是要遵循一些前人定下的规矩的,但当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前人的字帖也许就成了阻碍你前进的障碍,这时候你就得好好地想一想该怎样灵活变通,突破这规矩,为自创一体寻求出路。

不仅研习书法应该适时变通,打破阻碍自己发展的规矩,其实做任何事都应该在受阻时想一想有没有打破规矩而灵活变通的方法,如果找到了这种方法,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曾有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裤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按行业规矩和思维定式,这条裤子只有扔掉。而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却打破规矩,别出心裁地在裙子四周剪了更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争相求购,生意十分红火。这个有远见的裁缝正是不局囿于规矩,善于寻找新思路,才打开了生意红红火火的一片崭新天地。

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在发展受阻时,应善于打破老祖宗留下的老规矩,灵活变通,才能寻找到发展的新出路。

当清朝闭关锁国而走到死胡同时,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倡导打开国门,“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让中华民族在衰败之路上出现了一丝复兴的转机。只可惜实权派们冥顽不化,镇压了这场打破规矩的维新运动,致使国力更趋衰微。这说明了打破规矩而变通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变的前提是要敢于打破规矩,善于打破定式思维,善于找到变通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打破才有意义,才能发现一条阳关大道。

【解析】

试题分析:

规矩和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看似对立,其实一存在着统一性。创新并不意味着特例独行,创新是在全面了解规矩的基础上做出的最优行为;盲目的改革不是创新。中国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都是基于中国国情做出的,其中不免走一些弯路,甚至于死路,这就需要针对中国当时的基本形势和当时时代的大环境下找捷径。这些所有能达到改革目的的方法就是规矩,不服从这个规矩走不正确的道路,必定达不到对岸,而选择走捷径便是创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是说做事要讲究规矩,否则就不可能做好,这是多年来人们总结出的一种工作经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强调了做事和为人必须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和要求,现实中的许多工作都证明了这一俗语的正确性,如参加本次面试,如果不按要求回答,不遵循制定的面试规则,就不可能被录用。任何事物强调一方面就会走向极端,导致片面,这句俗语也是这样,如果过分强调规矩,就可能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紧箍咒,导致人们做任何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毫无创新和发展,这将影响到我国提出的建设创新国家的目标。

所以处理好规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做任何工作,处理任何问题必须遵循必要的规矩,但是面对具体问题和工作中的复杂性,又要敢于打破常规,用于创新,只要能促进工作进步,有利于工作开展,想法和做法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关键是辩证的运用,掌握合适的度。任何割裂两者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