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读下边的两篇文章后,完成练习。(甲)创造性的阅读(节选)最欣赏美国人爱默生关于“创造性”阅读的这段话: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正

题目详情

读下边的两篇文章后,完成练习。

(甲)

创造性的阅读(节选)

  最欣赏美国人爱默生关于“创造性”阅读的这段话:

  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正像俗语所说:“要想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回家去,必须先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出来。”

  所谓“创造性的阅读”,可从王安石写作《泊船瓜洲》这样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例子去理解。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作动词,为春到江南传神,唐诗中已屡见先例;而人们却独赏“春风又绿江南岸”有“出蓝”之胜,这不仅由于它表述得更为简洁,更因为“又绿”二字上接对第二故乡钟山的回望,下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悬想,产生了一种含蕴不尽的况味,不仅为春到江南传神,更为去思依依点睛,具有诗学上所说的“二重意味”;而如果你知道王安石两度拜相的背景,就更会感受到这“又绿”二字更似乎隐隐传达出某种政治心态,其意味又不仅两重而已。这便是“创造性的阅读”的一个范例。

  创造性作品的魅力,像藏在“西印度群岛的财富”,要把它“带出来”,不是任何机械的办法,比如我们习惯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三部曲所能奏效的(尽管这三部曲在基本训练上有一定作用)。你能仅以形容词作动词或用字精确的写作方法来解释王安石用“绿”字的佳处吗?显然不能;你能确切归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吗?同样很困难。“又绿”究竟是反映诗人东山再起,对变法前途的信心呢?还是流露他因前途未卜,担忧新“绿”如初度罢相时一样夭折的一息怅惘?如果你血气方刚,性格开朗,又处在顺遂的境况中,或许会作前一种理解;反之,如果你多愁善感,性格内向,又处于不惬意的心境中,则多半会作后一种理解。这两种理解都不错,但如果你更善于阅读,懂得诗歌创作中,景象未必是某种意念的形象比喻,那么在继续玩味“又绿”二字与前后句的相互联系中,你会体味到,它更多的是反映了某种并不指实的心境,交融着并不强烈的奋亢与稍带微漠的惆怅…… 而当你这样品味作品时,你实际上就进入了“创造性的阅读”。

  阅读的过程,其实是读者以自己的个性——你的气质、性格、知识、阅历等的总和——以及当时的心境,对文本进行自己的阐释的过程。它不能离开文本,因此,它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它更如上面的例子那样,永远离不开读者的个性与心境,当你的目光在文本的字句中移动时,蕴含在你个性中的一切都结合着当时的心境被调动起来,起着作用,因此它更有着强烈的主观性。“三部曲”式的解析,也许能了解作品的骨架——如果这作品大抵是按这“三部曲”写作的话;但是它难以感受到盈溢于作品字里行间的那种魅力,只有当你个性中的某些成分与文本中深藏的某种意蕴碰撞在一起时, 如同爱默生在同一本书中所说的,当作品的形象,为你的“秘密经验”所拴缚的时候,你才能感知到这种魅力, 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审美的愉悦。这种读书境界,我们的先辈也曾有过精彩的表述: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其中“会意”,便是个性与文本意蕴的碰撞;“欣然忘食”,便是由这种创造性的阅读所产生的审美愉悦。

  对这段话,人们往往断章取义地舍后两句谈前二句,将它作为书不必细读精读的例证。其实,陶渊明读书,既有“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的泛读,又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之二)的精读。泛读以博趣增识,精读以谙熟文理,它们永远是读书人交互为用的两种手段。缺少任何一种,都难以进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地。“好读书,不求甚解”,并非不顾文本,不求理解,而是对汉代以来繁琐的经解的反对,是以自己的个性(包含知识修养),直探文本意蕴的创造性读书法。

1.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________你多愁善感,性格内向,________处于不惬意的心境中________,多半会作后一种理解。

(2)其实陶渊明读书,________有“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的泛读,________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精读。

(3)________你知道王安石两度拜相的背景,________更会感受到这“又绿”二字更似乎隐隐传达出某种政治心态,其意味又不仅两重而已。

[  ]

A.如果  又  则  不但  而且  如果  就

B.如果  那么  就  既  又  如果  那么

C.如果  又  则  既  又  如果  就

D.如果  那么  就  不但  而且  如果  那么

2.“而当你这样品味作品时,你实际上就进入了‘创造性的阅读’”。结合语境,概括“这样品味作品”的指代内容。

3.“爱默生说,当作品的形象,为你的‘秘密经验’所拴缚的时候,你才能感知到这种魅力”,结合语境,用文中几个词语(至少4个)概括“秘密经验”的具体内容。

4.选出下列对“创造性的阅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不能离开文本,有一定的规定性;永远离不开读者的个性与心境,更有着强烈的主观性。

B.个性中某些成分与文中深藏的某种意蕴相碰撞时能感受到盈溢于作品字里行间的魅力。

C.“好读书,不求甚解”便是“创造性的阅读”。

D.“创造性的阅读”并非“三部曲”式的对文本的解析,而是读者以自己的个性——气质、性格、知识、阅历等的总和——以及当时的心境,对文本进行自己的阐释。

5.读过《创造性的阅读》(节选),相信你对“创造性的阅读”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你阅读中肯定也有过“创造性”的体验,那么,请举个例子说说吧。

(乙)

“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节选)

——中日学者《故乡》谈

  杨剑龙(以下简称杨):鲁迅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乡土气息,《故乡》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龟田胜一郎将《故乡》誉为“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我们从中日学者的不同视角来重新研读《故乡》,分析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又是以怎样的手法予以表达的。为什么说《故乡》是“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

  工藤贵正(以下简称工):我第一次读到《故乡》是在中学时候,日本中学教材里选了鲁迅的《故乡》,当时我就很喜欢,我为小说中的许多有趣的事所吸引……大学的时候又读了《故乡》,理解深了一层。我对作品的第一个感觉是它关于“希望”的说法。日本诗人高树光太郎在他的诗《道路》中写道:“我前面本来没有路,我自己走的时候就有路了。”我觉得这体现了日本人关于“路”的思想与中国人的“路”的思想的不同。

  杨:中日关于“路”的不同之处,您能展开说一说吗?

  工:日本人的“路”的思想是自己走的时候就有路了;而鲁迅先生的“路”的意思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即是许多人走时才成了路。

  杨:《故乡》是一篇抒发�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1-08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甲)1.C

  2.“又绿”二字更多的是反映了一种并不指实某种意念的心境,交融着并不强烈的奋亢与稍带微漠的惆怅;在与前后词句的相互关系中,有着无尽的美感与魅力。

  3.气质、性格、知识、阅历、心境。

  4.C

  5.略

  (乙)1.认可、赞同 被誉为“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

  2.①浓郁的乡土色彩;②阔别故乡的游子归乡的急切;③看到萧条破败故乡的悲凉;④见到杨二嫂、闰土后的悲凉;⑤将新生活寄托在水生与宏儿们的身上的希望。

  3.这方面的格言警句较多,略举如下:①条条道路通罗马——西谚;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意大利,但丁;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④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当代诗人汪国真。

  4.两位学者在分析时有两大特点:一是善比较,拿有可比性的作家作品作比照;二是善引用,引用前人论述及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要具体谈。

  5.这方面的诗文名句亦有很多,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等等,要养成积累的习惯。

  6.略


看了读下边的两篇文章后,完成练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选择两处加以修改①读罢小说,使我感触非常深,小说的情节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  2020-06-08 …

《爱是等不得的》阅读答案不许乱答!1.从全文看,为什么说“爱,是等不得的”?2.文中说母亲“拉扯着  2020-06-24 …

《爱,是等不得的》阅读答案从全文看,为什么说“爱,是等不得的”?2.文中说母亲“拉扯着他,吃得苦,  2020-06-24 …

下面每句话都有语病1读罢小说,我感触颇深,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爱.2  2020-06-29 …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段,其中有语病,请选择两处进行修改1,读罢小说,我感触颇深,给了我异常深  2020-06-29 …

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A)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  2020-07-24 …

选段''两弹'"元勋,阅读理解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2020-11-04 …

读一读,选一选爱人者,敬人者,满招损,精诚所至,A.人恒敬之。B.人恒爱之。C.金石为开。D.谦受益  2020-11-13 …

二、现代文阅读简·爱(节选)英夏洛蒂·勃朗特桌上点着两支蜡烛,壁炉上还有两支。沐浴着熊熊炉火的光与热  2020-12-06 …

2011年3月10日,河南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动员会在郑州召开。本届读书活动为期一年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