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
(二)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石钟山记》
【注释】噌吰(chēng 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击物声和钟鼓声。
无射(yì):即“无射”钟。 歌钟:古乐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D.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在中国古代,人们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即所谓的“水北山南谓之阳,水南山北谓之阴。”
C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D.王某,即作者王安石,自称为“某”,表自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两篇文章都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
B.《游褒禅山记》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需要有坚定的志向的道理。
C.《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
D.《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钟鼓不绝”均作喻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不知”的宾语是“浅深”,“微波”作下一句的主语,所以“浅深”与“微波”之间要断开,排除B,“微波入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焉”是兼词,所以在“焉”后要断开,排除C,选D.此句译为: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
(2)D  “某”不是自谦.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3)B  《游褒禅山记》未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而是因事说理.
(4)①关键词:平旷:平坦而空旷;侧:从旁边;所谓前洞也:判断句.译为:那个山洞平坦而空旷,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②关键词:是:这样;名:命名;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译为:经过敲打能发出响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
(1)D
(2)D
(3)B
(4)①那个山洞平坦而空旷,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平旷”、“侧”、判断句各1分,句意2分)
②经过敲打能发出响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定语后置、“是”、“名”,各一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石钟山记》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把小船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长L的轻绳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  2020-04-0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  2020-06-09 …

以“风雨无情人有情”每个字为开头,各组成一个四字词语同时要求,不仅横着读是个词语,竖着读也各是一句  2020-06-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书如皋二烈士事朱柏庐如皋顾子仲光言:同邑有二烈士,其一缪君鼎台,死于  2020-06-18 …

一条长廊长50米,每隔1米放一盆花,长廊的两端也各放一盆.甲,乙两个人各从两端开始浇水,甲浇了26  2020-06-20 …

仿写忆江南,谢谢各位才子!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其二其三,有没有哪位才子能仿照句式写另外一个地方?要求  2020-07-10 …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3d,两极板与一电池相连,两极板间有一个外径为2d的金属球壳,球壳上下  2020-07-31 …

用predicateNominative和predicateadjective各造一个句子.还有用i  2020-11-11 …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  2020-11-28 …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