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题目详情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riben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根据选文,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去仙台学医。
(2)文中对藤野先生衣着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德和性格?
(3)“我”看到藤野先生为“我”添改的讲义后,感到“吃惊”“不安”“感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野先生与“我”关于解剖学的三次谈话的内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从文章前两段内容可以看出,“我”对清朝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行为厌恶至极,这样的环境不能使“我”学到知识,所以才离开的.
(2)本题考查根据衣着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衣着特点去分析.文中对藤野先生衣着描写的句子有:“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一是表现了他的生活简朴,二是表现他的不注重礼仪,不拘小节.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前后文内容去判断分析.藤野先生将我的讲义拿去了,等我拿来打开看时,“吃惊”是因为藤野先生将“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安”是因为讲义中“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了;“感激”则是因为藤野先生身为异国的老师,却对来自中国的自己如此关心和严格要求,他的认真负责,对我的关爱都让我感激.
(4)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分别找出藤野先生与我的三段谈话,然后用简洁的句子表述出来即可. 第一次谈话,是纠正“我”的解剖图;第二次谈话,是关心“我”的解剖实习;第三次谈话,询问“我”中国女人缠足的情况.
答案:
(1)因为东京的环境不能满足鲁迅先生渴望学到本领来报效祖国的愿望,东京不学无术、浑浑噩噩的清朝留学生也让他厌恶之极.
(2)生活简朴,不拘小节.
(3)“吃惊”是因为藤野先生极其认真、仔细地为“我”这个中国学生订正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心费力;“感激”是因为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和严格要求.
(4)第一次谈话,纠正“我”解剖图中的错误;第二次谈话,对“我”肯于解剖尸体,感到放心;第三次谈话,询问“我”中国女人缠足的情况.
看了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