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冬日在明月山中冯艺①寒风来袭,告知季节的变换;冬日,又进入了阴冷和雾霾。此时,友人邀我前去宜春,说那里的明月山天空净亮,仰
题目详情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冬日在明月山中
冯艺
①寒风来袭,告知季节的变换;冬日,又进入了阴冷和雾霾。此时,友人邀我前去宜春,说那里的明月山天空净亮,仰俯可见明月,天上与湖中;山下有富硒温汤,可饮可浴,暖意融融。
②我向往,于是如约。
③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人们老调侃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到了宜眷,虽已入冬,
却果真满城花叶依旧一展芳香气韵,感觉到的依然是春天的温婉,真是遍地是春。
④城有山水,城之幸事。走进明月山,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着一脉相连的数座秀美山峰,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我们在山脚换乘缆车,顺着山势向海拔1600多米的顶峰攀爬。40分钟的缓缓上升,通览四周,风光旖旎。于这迷离闪烁中,不知不觉的画轴轻轻舒展,徐徐打开。翠竹古树,瀑布流泉,山寺、云影、风声、鸟呜、禅语,空灵澄澈,悠然入眼,入耳,入心。此时此地,造物就是一位高超画家在地球的长卷上任意挥洒,轻松而优美。吸纳吐息一番,躁动的心仿佛逐渐平静下来。
⑤抬起头,我看着这庞大而安静的山体,不知道原来它有这么活泼的时刻,不知道满山七彩的树冠里隐藏了多少秘密。这山体和喧闹隔着不远,于是用满树的枝杈和花叶勾出了属于它的安宁祥和,却又生机勃勃。不曾想我竞有幸闯入了这宁静之所。静下来的我,就像雪杉的一枚针叶,或者像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缆车缓缓停在了山顶。没想到,一汪如月的碧水就呈现在我的眼前,它堪称江南第一高湖。据说,月出时分,月与水映,宛如镜花水月;木质的环湖栈道如嵌在湖上的项链,古雅质朴。湖边不失为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好地方,大可在此借酒问月。可是,山顶没有冰川,我至今仍弄不清楚这一池清波从何而来,也许这便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了。一座山就是一方月亮湖畔,日月下纤尘不染。
⑦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执意要见识山的峻峭与奇险。我便直上险峻的青云栈道。途中一段星月隧道从山间穿过,洞内上下贯通,冬暖夏凉,水溪潺动,狭长的小径迂回曲折,在洞内游走,如履银河。穿洞而出,突然之间,我就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突出的悬崖上,面对深谷,岌岌欲坠。那些寸草不生的山崖,毕露着山的筋骨,嶙峋而峥嵘,坚硬而真实。这样的山势极容易让人联想到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月山的风骨在此一览无余,山的形状只有在裸露之中方能趋于完美。我长久地站在那悬于山崖外的小径尽头,俯视着森林和飞瀑一一那里是下不去的,这样绝尘的地方,没有路。任何开发都是破坏,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是不需要我们去修正的。
⑧面对巍巍大山,风静静地吹来,在此,我获得了歇息一一心灵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回归。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两忘。”果然有这意思。
⑨明月山透出一股不谙世事的清纯和懵懂,不似其他许多地方,身心承载着太多太重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上山的人来说是平等的,轻松的。你可默默享受它,它也不会过多留意你的身份,于是,这里就少了前人、古人、名人、大人们的阴影,唯此,才弥足珍贵。
⑩还不止于此,还有温汤。明月山下,席地而坐,泡汤赏冬月,缓缓吐吸问,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点题,直接写冬日应朋友之邀,前去宜春,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那里遍地是春,满城花叶依旧。
B.第④自然段描绘了明月山的旖旎风光,澄澈空灵,作者借自然之景来展示躁动的心是如何逐渐平静下来。
C.第⑤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比作雪杉的一枚针叶,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
D.第⑧自然段作者不是直接写明月山的美景,而是通过洪应明《菜根谭》里话,从侧面来赞美明月山。
E.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城中到明月山,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顶到山脚,随行踪的变化,叙写所见之景。
(2)文章第⑦段说“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请简要概括其理由。(4分)
(3)请探析文章结尾“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的原因。(6分)
冬日在明月山中
冯艺
①寒风来袭,告知季节的变换;冬日,又进入了阴冷和雾霾。此时,友人邀我前去宜春,说那里的明月山天空净亮,仰俯可见明月,天上与湖中;山下有富硒温汤,可饮可浴,暖意融融。
②我向往,于是如约。
③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人们老调侃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到了宜眷,虽已入冬,
却果真满城花叶依旧一展芳香气韵,感觉到的依然是春天的温婉,真是遍地是春。
④城有山水,城之幸事。走进明月山,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着一脉相连的数座秀美山峰,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我们在山脚换乘缆车,顺着山势向海拔1600多米的顶峰攀爬。40分钟的缓缓上升,通览四周,风光旖旎。于这迷离闪烁中,不知不觉的画轴轻轻舒展,徐徐打开。翠竹古树,瀑布流泉,山寺、云影、风声、鸟呜、禅语,空灵澄澈,悠然入眼,入耳,入心。此时此地,造物就是一位高超画家在地球的长卷上任意挥洒,轻松而优美。吸纳吐息一番,躁动的心仿佛逐渐平静下来。
⑤抬起头,我看着这庞大而安静的山体,不知道原来它有这么活泼的时刻,不知道满山七彩的树冠里隐藏了多少秘密。这山体和喧闹隔着不远,于是用满树的枝杈和花叶勾出了属于它的安宁祥和,却又生机勃勃。不曾想我竞有幸闯入了这宁静之所。静下来的我,就像雪杉的一枚针叶,或者像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缆车缓缓停在了山顶。没想到,一汪如月的碧水就呈现在我的眼前,它堪称江南第一高湖。据说,月出时分,月与水映,宛如镜花水月;木质的环湖栈道如嵌在湖上的项链,古雅质朴。湖边不失为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好地方,大可在此借酒问月。可是,山顶没有冰川,我至今仍弄不清楚这一池清波从何而来,也许这便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了。一座山就是一方月亮湖畔,日月下纤尘不染。
⑦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执意要见识山的峻峭与奇险。我便直上险峻的青云栈道。途中一段星月隧道从山间穿过,洞内上下贯通,冬暖夏凉,水溪潺动,狭长的小径迂回曲折,在洞内游走,如履银河。穿洞而出,突然之间,我就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突出的悬崖上,面对深谷,岌岌欲坠。那些寸草不生的山崖,毕露着山的筋骨,嶙峋而峥嵘,坚硬而真实。这样的山势极容易让人联想到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月山的风骨在此一览无余,山的形状只有在裸露之中方能趋于完美。我长久地站在那悬于山崖外的小径尽头,俯视着森林和飞瀑一一那里是下不去的,这样绝尘的地方,没有路。任何开发都是破坏,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是不需要我们去修正的。
⑧面对巍巍大山,风静静地吹来,在此,我获得了歇息一一心灵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回归。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两忘。”果然有这意思。
⑨明月山透出一股不谙世事的清纯和懵懂,不似其他许多地方,身心承载着太多太重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上山的人来说是平等的,轻松的。你可默默享受它,它也不会过多留意你的身份,于是,这里就少了前人、古人、名人、大人们的阴影,唯此,才弥足珍贵。
⑩还不止于此,还有温汤。明月山下,席地而坐,泡汤赏冬月,缓缓吐吸问,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点题,直接写冬日应朋友之邀,前去宜春,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那里遍地是春,满城花叶依旧。
B.第④自然段描绘了明月山的旖旎风光,澄澈空灵,作者借自然之景来展示躁动的心是如何逐渐平静下来。
C.第⑤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比作雪杉的一枚针叶,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
D.第⑧自然段作者不是直接写明月山的美景,而是通过洪应明《菜根谭》里话,从侧面来赞美明月山。
E.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城中到明月山,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顶到山脚,随行踪的变化,叙写所见之景。
(2)文章第⑦段说“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请简要概括其理由。(4分)
(3)请探析文章结尾“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的原因。(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试题解析:(1)A 项错在宜春不是一个“叫春”的城市,只是人们调侃式的称呼;B 项错在文章没有借自然之景来展示躁动的心是如何逐渐平静下来的.(2)阅读第七节可以概括出这几句话:“执意要见识山的峻峭与奇险”“...
看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2020-06-19 …
在NO2---N2O4平衡体系中,为什么压强增大颜色变深又变浅?将针筒中抽入10mLNO2气体,将 2020-06-30 …
明朝中叶时“民当农时,方将举趾,朝为轿夫矣,日为更夫矣,暮为灯夫矣。三夫之候劳而未止,又为纤夫矣— 2020-07-12 …
明朝中叶时“民当农时,方将举趾,朝为轿夫矣,日中为扛夫矣,暮为灯夫矣。三夫之候劳而未止,而又为纤夫 2020-07-12 …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2020-07-28 …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 2020-11-10 …
用熟石灰粉刷的墙壁,过一段时间后,墙壁就变得又硬又白,有人认为:这是水分蒸发的原因,此变化是物理变化 2020-12-10 …
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对此,中国共产党应当采取什么方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 2020-12-28 …
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对此,中国共产党应当采取什么方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 2020-12-28 …
芙蕖阅读题.高手进《芙蕖》李渔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