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汶川地震后,我国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

题目详情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汶川地震后,我国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为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制定了财政投入、税费优惠、金融支持、人员安置、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倒房重建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灾后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

材料二:我国自2009年起,把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是要提醒国民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1)结合材料一,简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灾区重建中是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阐释我国设立“防灾救灾日”的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灾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灾区人民生活水平。 ②发挥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作用,对灾区进行税费优惠,促进经济进步,调节收入。  ③加大国家对灾区重建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为灾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保证再生产顺利进行。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努力增加社会就业。(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5?12"汶川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为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国家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这将有利于加强对灾害的预防。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在灾害面前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视防灾减灾,减少灾害损失。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设立“防灾减灾日”顺应了人民的诉求和愿望。(用其他观点分析,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看了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