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屡试不中,报国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1)诗的一、二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恩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1)诗的一、二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恩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点出“刺”和“出”对表现小松特点的作用;
2.考查的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首为咏物诗,作者借小松表现自己的某种处境和情感,在手法上属于托物言志,然后具体分析借小松表现什么情感;
答案:
1.分别是“刺”和“出”.“刺头”的“刺”,准确地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出来了.“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2.诗中描写了一株貌不惊人却能长成栋梁之材,但不被人们爱护、培养的小松.诗人以小松自比,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译文
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赏析: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2.考查的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首为咏物诗,作者借小松表现自己的某种处境和情感,在手法上属于托物言志,然后具体分析借小松表现什么情感;
答案:
1.分别是“刺”和“出”.“刺头”的“刺”,准确地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出来了.“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2.诗中描写了一株貌不惊人却能长成栋梁之材,但不被人们爱护、培养的小松.诗人以小松自比,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译文
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赏析: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今年杜诚与他的爸爸俩人的岁数之和是86岁.曾经有一年,杜诚爸爸的岁数是今年杜诚的岁数,那时杜诚 2020-06-03 …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 2020-06-21 …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 2020-06-21 …
新文化运动时期,美国学者杜威、英国学者罗素来华宣扬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此外,在当时的中国还有形形色 2020-06-27 …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 2020-10-30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 2020-12-07 …
新文化运动期间,美国学者杜威、英国学者罗素来华宣扬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此外,在当时的中国还有形形色色 2020-12-16 …
以下对杜鲁门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只是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的一项政策B.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扩 2020-12-2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中的杜鹃与古今骚人墨客笔下的“杜鹃” 2020-12-23 …
按要求修改下面文段。“五一”黄金周期间,“口味原汁原味的兴国山歌,欣赏录选奥运场馆的杜鹃花”成为人们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