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 学无常师 负笈(书籍)从师 不惧险阻。每言 : “人而不学 则何以成 ? ”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 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 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 题其衣裳 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 更以静(通“净”)衣易之。临终诫曰 : “夫人好学 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 ( 选自王嘉《拾遗记》 )
17.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 分)
( 1 ) 劳 其筋骨 ( 2 )人恒 过
( 3 ) 或 依林木之下 ( 4 )更以静衣 易 之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
( 1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 2 )人而不学 则何以成 ?
19 .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 ? 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 4 分)
20. 甲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2 分)
17. ( 1 ) 使……劳累( 2 )犯过错( 3 )有时( 4 )交换( 2 分)
18. ( 1 )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侵患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 2 )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 ( 将来 ) 凭什么有成就呢?( 4 分)
19. ( 4 分)乙文表现了任末不怕吃苦,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高贵精神品质;( 2
分)与甲文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观点相吻合。( 2 分)
20.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
吴国,成就大业。 ( 2 分)
译文:任末,他 14 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是没有固定的老师,就背着书籍求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阅读下列材料:“吾里(乡里,家乡)田地,上农夫(较为富裕的农民)一人止能十亩,故田多者辄佃(出租) 2020-06-28 …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 2020-06-28 …
《补农书·总论》中提到“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 2020-06-28 …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 2020-06-28 …
张履祥在《补农书·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 2020-06-28 …
张履祥(1611-1674)在《补农书》中对江浙一带农业生产有如下记载:“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 2020-06-28 …
阅读下列材料:“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 2020-06-28 …
阅读下列材料:“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 2020-06-28 …
北京2008奥运会主会场的建筑被称为“鸟巢建筑”,下列关于“鸟巢建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鸟 2020-12-17 …
以"听,建筑在说什么"为中心,写人为什么要拆掉原本美丽的建筑,建筑之美是怎么失落的?为什么我们对建筑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