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题目详情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③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粥愠曰:“方欲拳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④,恐吾辈亦未可保。”
【注释】①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 ②富弼:人名,朝中官员。 ③醵(ju):泛指聚敛(钱财). ④手滑:任意放手行事。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
②弼愠曰___
(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___
A.或异二者之为 或遇其叱咄
B.吾谁与归 朝而往,暮而归
C.郡县兵械足以战守 不足为外人道也
D.未尝轻杀臣下 尝趋百里外
(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③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粥愠曰:“方欲拳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④,恐吾辈亦未可保。”
【注释】①晁仲约:人名,地方官员。 ②富弼:人名,朝中官员。 ③醵(ju):泛指聚敛(钱财). ④手滑:任意放手行事。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
②弼愠曰___
(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___
A.或异二者之为 或遇其叱咄
B.吾谁与归 朝而往,暮而归
C.郡县兵械足以战守 不足为外人道也
D.未尝轻杀臣下 尝趋百里外
(3)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句意为:富弼生气地说;愠:生气、发怒.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为: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或”,或许.后句句意为:有时遇到老师的训斥;“或”,有时.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B.前句句意为: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后句句意为:早上出发,晚上归来;“归”,归来.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C.前句句意为: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足”,足以.后句句意为: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足”,认为.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D.前句句意为:未曾轻易处死臣下;“尝”,曾经.后句句意为:我曾经奔向到百里之外;“尝”,曾经,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以”,因为.句意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第二句话,注意“方”,正;“何以”,凭什么.句意为: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忧国忧民、 深谋远虑、机智、为将来着想、顾全大局的人.
综上所述,答案为:
(1)①探求;②生气、发怒
(2)D
(3)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4)忧国忧民,有旷达胸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
①句意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②句意为:富弼生气地说;愠:生气、发怒.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为: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或”,或许.后句句意为:有时遇到老师的训斥;“或”,有时.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B.前句句意为: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后句句意为:早上出发,晚上归来;“归”,归来.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C.前句句意为: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足”,足以.后句句意为: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足”,认为.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D.前句句意为:未曾轻易处死臣下;“尝”,曾经.后句句意为:我曾经奔向到百里之外;“尝”,曾经,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以”,因为.句意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第二句话,注意“方”,正;“何以”,凭什么.句意为: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忧国忧民、 深谋远虑、机智、为将来着想、顾全大局的人.
综上所述,答案为:
(1)①探求;②生气、发怒
(2)D
(3)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我正想执法行刑,却受到多方面阻扰,(将来)凭什么整治部下?
(4)忧国忧民,有旷达胸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深谋远虑(或有政治才能).
看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平底玻璃筒长25cm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若将其底部插入水下0.1米深处一个平底玻璃筒长25cm底 2020-03-31 …
游客要求不随团用餐,导游要问清原因,一般可满足其要求,但要讲明,在别处用餐的费用_____ 2020-05-20 …
我们处在一个有声世界里,不同场合,人们对声音的音量会有不同要求.音量大小的单位是分贝(dB),对于 2020-06-12 …
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这句话怎么讲?取自曾 2020-06-14 …
形容人临危不乱,越面临困境处理事情越发冷静的成语.要求非四字成语.已知,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求其它 2020-06-19 …
君子慎其处的全译文(^O^)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 2020-06-20 …
不要处处死抠字句又是不求甚解朗诵一首小诗,请大家洗耳恭听词语错误的是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 2020-06-21 …
a除以m的余数称为a对于m的模.求a^p对于m的模.其中0<a<2^32,0<p<10^100,1 2020-07-07 …
求助关于行政的试题1、赵某因逆行驾驶被交通警察李某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 2020-11-04 …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 20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