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8分)“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8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儿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8.“我”希望“老人”尽快离开“这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9.小说让“我”和“老人”对话,“叙述者”不出现,这样的叙述方式有什么效果?(3分)

10.小说结尾处,“老人”是“木然地说”,而“不再是对着我讲”了,这是为什么?(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因为“这儿”将要发生战争,“老人”留在“这儿”再不走,会非常危险。9.一是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对话”的语气和人物举动等,二是使“桥边”发生的故事显得更为“客观”。10.因为老人几乎陷入了绝望,已经不再期待眼前的这位催促他赶快离开的年轻人替他分担忧虑,想以尽快中断对话的方式谢绝“我”的好意,以便“我”能集中精力去执行自己的任务。或者:因为老人感觉自己身心非常疲惫连话也懒得多说了,且意识到即使说再多类似“那时我在照看动物”的话,也无法挽救那些“动物”凶多吉少的命运,他只得听天由命了。